保卫科桌上的灰,藏着十年的故事

医院住院部后巷的保卫科里,有张褪了漆的木桌。桌面蒙着层薄灰,阳光斜斜照进来时,能看见浮尘在光束里轻轻晃。新手小周第一次来报到,盯着这层灰直皱眉:“张哥,这桌子咋不擦擦?”

那层灰,落了十年

被喊“张哥”的老张,正往搪瓷缸里续热水,杯沿磕在桌角发出闷响。他抹了把胡茬:“这灰啊,擦不干净的。” 十年前老张刚接手保卫科,这桌子还是油光锃亮的。那时候医院没现在这么智能,保卫科得盯着监控、登记访客、处理医患纠纷,老张每天到岗第一件事,就是拿抹布把桌面擦得能照见人影。

随机图片

后来科室加了新人,监控屏多了三块,老张的工位被挤到角落。抹布不知哪天起就压在了抽屉底,桌面的灰一层叠一层,倒成了“标记”——灰薄的时候,说明最近医院太平,老张能抽空眯会儿;灰厚得积出纹路,准是碰上医闹、失窃,他连着几天没睡囫囵觉。

灰尘下的搪瓷缸

小周蹲在桌前研究灰渍,突然瞥见桌角压着个搪瓷缸,缸沿磕得坑坑洼洼。“张哥,这缸跟了您多久?” 老张往椅背上一靠,指尖摩挲缸沿:“刚上班那会发的,比你年纪都大。” 从前没饮水机,老张就用这缸泡浓茶,杯底的茶垢结得厚厚的。桌面干净时,搪瓷缸映着天光,像个发亮的勋章;后来灰落上来,缸沿的磕碰反倒成了“地图”,记录着哪天摔过、哪回被医闹推搡时磕在桌角。

抽屉里还塞着旧工牌,塑料壳泛黄,照片里的老张头发乌黑,笑起来眼尾没褶子。小周翻出本登记册,纸页边缘卷着边,每页都记满“×月×日,3楼儿科纠纷调解”“×月×日,地下车库拾到就诊卡”,字迹从工整到潦草,像是被时光磨糙了笔锋。

退休前的最后清扫

老张退休前三天,突然摸出抽屉里的抹布。小周瞅着他弓腰擦桌,灰被抹开时腾起细雾,呛得老张直咳嗽。“您这是干啥?” 老张把搪瓷缸擦得锃亮,又轻轻摆回桌角:“擦了,新接手的人也能看见这桌子原来啥样。” 抹布擦过的地方,露出木纹的深浅沟壑,像被岁月刻过的痕。那些藏在灰下的磕碰、茶渍、登记册压出的凹印,突然变得清晰——原来每粒灰尘里,都裹着老张十年的白天黑夜。

离职那天,老张把搪瓷缸塞进包里,却在桌角留了层薄灰。小周后来才懂,这灰不是邋遢,是保卫科人守过的光阴,是医院里藏着烟火气的“年轮”。如今小周也会在值班时,偶尔望着桌角的灰发怔,想着哪天自己的故事,也会悄悄落进这层浮尘里。

(标签:医院,保卫科,办公桌,灰尘,职场故事)

(结尾思路:用新老交替的细节,让“灰尘”成为时光与传承的载体,没有刻意煽情,却让故事里的温度自然漫出来,适合新手从细节里读职场里的人情与成长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