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保科疫苗台的划痕,藏着三代医护的故事
刚到社区医院防保科实习那天,我盯着疫苗接种台发愣——浅棕色台面边缘有道两指长的划痕,像条淡色伤疤。带教的陈姐顺着我眼神瞅过来:“这划痕啊,能讲出好些故事哩。”
老周叔的“冰盒印记”
陈姐说,十年前防保科条件没现在好,疫苗冷链全靠每天守着冰盒。当时值夜班的老周叔,凌晨要把新到的疫苗从冷藏箱挪到恒温柜,冰盒底结着霜,他急着腾地方,冰盒角“咔”地蹭到台面。等天亮同事发现,老周叔急得直叹气:“新台面就这么伤了!”可后来大家发现,这道痕成了“提醒”——每次整理疫苗,看到它就想起冷链时效多金贵,动作再轻也得快。
安抚哭闹娃时的“意外”
“还有回,是给孩子接种时划的。”陈姐翻出旧登记本,指尖停在2018年的页码。那天有个三岁娃哭得惊天动地,妈妈手忙脚乱攥着接种单,笔尖猛地戳到台面。娃爸急得要赔,老周叔却笑着把登记本递过去:“没事,这痕迹啊,以后娃长大看到,能想起自己勇敢打疫苗的样子呢!”后来那家人每次来接种,都要瞅瞅划痕,娃从哭闹变成主动伸手,划痕旁还多了孩子画的歪扭笑脸贴纸。
我们接过的“接力棒”
现在防保科换了新接种系统,台面也能换新,可没人提这茬。上个月我给个胆小的姑娘接种,她盯着划痕问:“姐姐,这是故事吗?”我把老周叔和陈姐讲的事掰碎了说,姑娘眼睛亮起来:“那我打完,能在旁边贴个星星吗?”贴星星时,我忽然懂了——这道划痕不是破损,是一代代防保科人守着疫苗安全、守着医患信任的见证。
如今我给居民接种时,偶尔会摸摸那道划痕。来咨询的新手妈妈、紧张的中学生、笑着回忆童年的大爷,看到它总会问来历。我讲老周叔的冰盒、哭闹娃的贴纸,讲我们怎么把责任和温柔续进这道痕里。阳光落在接种台上,划痕泛着暖光,像无数个平凡日子里,医护和居民一起写下的注脚。
标签:医院防保科,疫苗台面划痕,疫苗接种,医护故事,基层医疗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