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院太平间的管理员老张,值了二十三年夜班。他总说这地方静得能听见自己心跳,可今天清晨换班时,不锈钢操作台上一道新划痕扎进他眼——浅灰台面被划出道歪扭的细线,像谁用指甲狠狠挠出来的。
老张记得上周才给台面做过清洁养护,平常来这儿的除了同事,就是送逝者的家属。可家属大多在帘子外头守着,操作台面只有处理遗体时才会碰,谁会在上面划道子?他掏出擦台面的软布,蹲下来想把划痕擦淡些,布角却勾到个金属亮片,拾起来竟是枚褪色的蝴蝶发卡。
老周留下的秘密
前台护士递来昨夜的登记本,老张一眼瞅见“周桂花,家属签字周明”。他猛地想起半年前退休的老周,那老头在太平间待了三十年,最爱跟实习生讲“每个划痕都有故事”。老周走前特意摸过操作台面,说“这台上的道道,是活人跟逝者告别的印子”。
老张翻出老周从前的工作笔记,纸页泛黄处写着:2008年冬,有个姑娘抱着母亲的遗物哭,发卡掉在台面上,她慌乱中抓着发卡划了道痕,怕弄乱流程又偷偷擦,可不锈钢留了印。后来姑娘每回梦到母亲,就来太平间看那道几乎看不见的痕,说像母亲最后牵着她的手。
原来昨夜送周桂花的小伙子,是老周的远亲。周桂花临终前攥着枚蝴蝶发卡,那是她女儿十岁时送的,女儿远嫁后五年没回来,发卡成了念想。小伙子把老人推进来后,发现发卡从老人手心滑到台面,他红着眼想把发卡塞回老人手里,却在慌乱中让发卡尖划了台面——就像当年那个姑娘。

那些被记住的告别
老张把蝴蝶发卡轻轻放在操作台下的抽屉里,那是老周生前专门放“故事信物”的地方。他再看那道划痕,突然觉得这冷冰冰的不锈钢台面,竟成了活着的人跟逝者悄悄对话的桥。
往后新手来太平间实习,老张不再只讲消毒流程,他会指着操作台上深浅不一的划痕说:“瞧见没?这道是妈妈怕女儿找不到自己留的;那道是儿子想把爸爸爱听的戏词刻下来……咱守着的不只是遗体,更是活人心里没说完的话。”
现在操作台上的划痕还会偶尔新增,每个划痕背后,老张都能从登记本、从家属泛红的眼眶里,猜出七分故事。他知道,只要这些划痕在,太平间就不是冰冷的停尸房,而是盛满牵挂与告别的温柔角落。
标签:医院故事,太平间,操作台面划痕,温情故事,职场见闻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