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验室操作台上的“小危机”与成长课
我叫小夏,刚到医院实验室轮岗学习。那天早晨换好白大褂,习惯性去擦操作台,却发现台面边缘有几处暗斑,摸上去涩涩的,和平时光滑的质感不一样——这就是我第一次撞见操作台面腐蚀的场景。
操作台上的异常斑点
“张老师,您看这台面咋变成这样了?”我举着抹布慌慌张张喊前辈。张老师放下手里的离心管,眯着眼端详:“这是被腐蚀了。新手最容易忽略细节,你先想想昨天谁在这做实验?用了啥试剂?”
我拼命回忆:昨天组里做血样检测,有位师兄倒强酸溶液时瓶塞没拧紧,液体渗到台面;还有清洁阿姨可能错用了含氯消毒液擦台面……这些细节像拼图一样,慢慢拼出腐蚀的线索。
追根溯源找“凶手”
张老师拉我坐下来分析:医院实验室台面腐蚀,常见“凶手”分三类。第一类是试剂泄漏——强酸强碱、有机溶剂要是洒了没及时擦,就像“化学小刀”慢慢啃台面;第二类是清洁误区,比如用腐蚀性强的清洁剂,相当于“帮倒忙”;第三类是台面本身材质老化,长期高温、重压后防护层破损,也会扛不住腐蚀。
我们把昨天的操作复盘:师兄的强酸漏液没及时处理,阿姨用错清洁剂,加上这台面用了三年没做过养护,三重因素叠加,才让腐蚀冒了头。
补救与预防的门道
“知道问题,咱就得补救加预防。”张老师带我动手处理。先拿中性清洁剂把台面彻底擦一遍,去除残留腐蚀物;对浅度腐蚀的地方,用专用修复剂薄薄涂一层,等晾干后再打防护蜡。
接着她教我预防要点:及时擦漏液,试剂洒了别犹豫,拿吸水垫和中和剂先处理;选对清洁工具,要用实验室专用中性清洁剂,避开含氯、强酸碱的;定期查台面,每个月检查有没有细微裂纹、变色,早发现早处理。

现在我再看操作台,那些修复好的地方亮堂堂的。这次腐蚀危机,让我明白实验室里再小的细节——一滴漏液、一次清洁——都牵连着安全和实验结果。新手别怕犯错,把每次“小意外”变成学习的跳板,才是成长的诀窍呀。
标签:医院实验室,操作台面腐蚀,实验室安全,新手小白,试剂管理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