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院住院部后身的公共澡堂,总笼着层雾气。下午两三点,来洗澡的多是术后病人和陪护家属,热水喷头一开,热气扑在瓷砖上,没一会儿地面就汪着水。没人刻意放任积水,只是病人们腿脚不利索,家属要盯着轮椅,护工忙着递毛巾,谁都腾不出手时刻擦干每块砖。
水洼里滑出的意外
周三午后,李奶奶被女儿推着轮椅进澡堂。她刚做完膝关节置换手术,腿上还裹着纱布,想趁阳光好洗把澡舒坦些。洗完澡,女儿把轮椅推到门口,轮子刚压上瓷砖,“滋溜”一声在水洼里打滑。李奶奶没坐稳,整个人往侧边栽,慌得女儿尖叫:“妈!”
满澡堂的人都惊了。护工王姐正蹲在角落收脏浴巾,猛地站起来,浴巾撒了一地;旁边隔间里,陪护张大爷拄着拐杖往外探身,拐杖头在瓷砖上捣得咚咚响;值白班的小护士刚巡完房过来,鞋跟在水里打了个滑,差点自己也摔了,却还是先冲过去扶李奶奶。
慌乱中递来的温度
王姐先拽住李奶奶的胳膊,张大爷把拐杖塞给女儿撑住轮椅,小护士半跪着检查李奶奶的纱布有没有渗血。澡堂里瞬间乱成一团,可那些伸向李奶奶的手,让水汽里都飘着暖意。李奶奶疼得直吸气,嘴里还念叨:“不怪你们,这地太滑……”
女儿眼眶通红,又急又自责:“之前就见地面有水,没想过能摔着人……”这话让澡堂里静了静——原来大家都知道积水,却总觉得“万一没事呢”,直到意外真砸下来。
水洼变成了“安心区”
当天傍晚,后勤科的人就来澡堂看现场。老瓷砖防滑性差,排水口也被头发堵了不少,积水排不出去。第二天再去澡堂,入口处摆了厚厚的防滑垫,墙上贴了“小心地滑”的黄底提示,还有护工定时拿着拖布转,见水就擦。
李奶奶康复出院那天,特意让女儿推她去澡堂瞅了瞅。地面干爽,阳光落在瓷砖上亮堂堂的,再没了汪着水的小洼。她笑着对陪诊的王姐说:“现在来洗澡,心里踏实多咯。”

故事里的积水,原本是被忽视的隐患,却因为一场意外,成了大家关注的起点。医院里的小角落,藏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,也藏着人跟人之间接住意外的暖意,还有把“凑合”变成“周全”的改变。
标签:医院故事,澡堂积水,医患温暖,生活细节,暖心改变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