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第一次注意到示教室地面的脚印,是实习第一个月的某个下午。那天跟完手术,我抱着病历本想找个角落背知识点,推开示教室门时,夕阳把地砖上几串深浅不一的脚印,拓成了暖黄的画。

那些脚印从哪儿来?

带教老师王姐总说,示教室的地砖比门诊大厅的还“见世面”。我蹲下来摸地砖纹路时,她正好进来放教学模型:“上周心内科陈主任带教,讲急性心梗抢救流程,他讲到关键处,满教室走圈儿画图,白大褂下摆扫过的地方,就落了浅灰脚印。” 我顺着她指的方向看,果然有几处鞋印边缘带绒毛,像被织物蹭过——后来才知道,陈主任总爱把教案卷成筒,讲到激动时拿筒当教棍,白大褂在地上拖出痕迹是常事。

随机图片

深夜脚印里的秘密

有天值大夜班,凌晨巡房后我想去示教室翻资料,推开门竟撞见规培生小林。他正对着投影仪练操作,地上新添的湿脚印歪歪扭扭,像刚从消毒间跑回来。“昨晚抢救完重症肺炎的孩子,今天要给实习生演示吸痰操作,我怕手法不对……”他声音发颤,鞋底沾的消毒水痕迹还没干。我看着那些深浅交错的脚印,突然明白:示教室的地砖,不光记着主任们的教学轨迹,也刻着后辈们追赶成长的慌张。

脚印串起的传承

月底科室办教学总结会,护士长把示教室钥匙递给我时,我又瞧见地面——新的旧的脚印叠在一起,像年轮。王姐指着最边上一道浅印:“这是去年我带教时,你李哥第一次穿刺失败,蹲在这儿哭,眼泪掉在鞋尖,站起来时拖出的水印。现在他是急诊骨干,上个月还回来教新人呢。” 我忽然懂了,这些脚印从不是冷冰冰的痕迹,它们是无数医者把知识、慌张、眼泪、信念,一步步种在这方天地里的证明。

当我实习期结束,要去新科室前,特意去示教室擦了地。可第二天再去,又有新脚印歪歪扭扭铺进来——新来的实习生抱着模型,脚后跟还沾着食堂的菜汤印。阳光斜斜照进来,那些脚印在光里发亮,像无数故事正要开始。

标签:医院故事,示教室,脚印,医护成长,温暖瞬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