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院电子病历终端:新手护士的第一次“数字问诊”

市立医院内科护士站,新来的小夏盯着那台银灰色终端机发愣。入职培训时听老师讲过电子病历系统,可真正站在这台“铁盒子”前,她才发现书本知识和实操差着好远。早班交接时,带教王老师指着终端说:“今儿你试试录入新入院患者的病历,基础操作不难,别怕。”小夏咽了咽唾沫,手搭在键盘上,指尖都有点发抖。

陌生的“铁盒子”:终端前的无措

小夏点开“新病历录入”界面,患者信息栏里的下拉菜单像迷宫。“既往史该选‘系统预设’还是手动输入?”她边嘀咕边点错了按钮,界面突然跳出红色报错框。背后传来轻轻的笑声,王老师绕到她身边:“看这儿,终端的下拉选项是和医院数据库联动的,像‘过敏史’这种常用项,系统预设能避免写错术语。你刚才点成‘修改已存病历’了,所以报错。”小夏脸发烫,原来每个按钮背后都藏着逻辑,不是随便点的。

师傅的“秘籍”:终端背后的逻辑

王老师拉过凳子坐下,指着屏幕分解步骤:“电子病历终端是全院信息流通的‘中转站’,你录入的每一行字,检验科、药房那边都能同步看到。就说‘现病史’模块,要把患者口述的症状转化成规范表述,终端里的模板能帮你快速分类——比如‘胸痛’要选‘发作频率’‘伴随症状’这些子项,数据越细,后续医生调阅时越清楚。”小夏跟着操作,发现终端里的快捷输入码特好用,输入“xt”就能跳出“胸痛”的规范词条,原来不是机械打字,是靠系统工具提速。

第一次独立:终端成了好帮手

下午收新患者,小夏深吸口气走向终端。这次她先核对患者身份证扫入的基本信息,再一步步填现病史、过敏史,遇到不确定的就点终端右侧的“帮助手册”——原来系统自带操作指南!等把最后一项“护理级别”选好提交,屏幕弹出“病历已同步至医生工作站”的提示,小夏心里的石头落了地。旁边患者家属凑过来:“姑娘,你们这机器真方便,刚才医生查房时都不用翻纸本子了。”小夏笑着点头,突然懂了这台终端不只是机器,是连接患者、护士、医生的纽带。

现在小夏再看那台终端,不再觉得冰冷。她明白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的地面终端,是把每个环节的信息拧成一股绳——护士录入的精准,能让医生诊断少走弯路,药房发药更安全。对新手来说,别怕犯错,像解锁游戏关卡一样摸清终端逻辑,它就从“唬人的铁盒子”变成贴心助手。后来小夏把自己的操作笔记贴在护士站,新同事问起时,她总会说:“先别怕,终端里藏着好多‘隐形老师’呢。”

标签:医院电子病历系统,地面终端,新手护士,医疗信息化,实操故事

随机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