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头老槐树下的石墩子是张二牛的“思考圣地”。这天傍晚,他蹲在上面吧嗒吧嗒抽旱烟,烟卷儿烧到手指头才反应过来——上次埋在墙根的十两银子被偷了,凶手不用问,肯定是隔壁王麻子,那家伙眼睛总盯着别人家的院子转。
“得想个绝招,让那贼找不到银子!”张二牛拍着大腿站起来,烟袋锅子往鞋底一磕,转身往家里跑。他家后院有块菜地,荒了大半年,连草都没几根。他扛着锄头挖了个半人深的坑,把装着新攒的二十两银子的瓦罐塞进去,又铺了层碎土,上面盖了把干草。末了,他翻出儿子上学用的毛笔,在木牌子上歪歪扭扭写了行字:“此地无菜,偷菜者断手!”
“嘿嘿,这次谁能想到?”张二牛叉着腰笑,“王麻子要是来偷菜,挖着银子也算他倒霉——不过他肯定不敢,我这牌子写得够吓人!”
他越想越得意,晚饭时特意端着碗粥到村口溜达,跟李婶唠嗑时故意提:“我家菜地插了牌子,谁要是敢偷菜,我打断他的手!”李婶奇怪:“你家菜地不是没菜吗?”张二牛挠着头笑:“那也不能让别人乱挖!”

这话传到王麻子耳朵里,他摸着下巴犯嘀咕:“张二牛平时连葱都舍不得种,怎么突然怕人偷菜?这里面肯定有猫腻!”当天夜里,月亮刚爬上树梢,王麻子就拎着锄头摸进了张二牛家的菜地。他照着牌子旁边挖了两锄头,“咔嗒”一声碰到了瓦罐——打开一看,白花花的银子晃得他眼睛直跳。
“这张二牛,居然用‘无菜’掩银子!”王麻子乐得直搓手,把银子装进自己兜里,又找了块石头塞进瓦罐,重新埋好。临走前,他也插了个牌子,上面写着:“此地无银,张二牛埋的!”
第二天清晨,张二牛扛着锄头去菜地,刚走到门口就喊起来:“谁把我牌子换了?”他蹲下来看,新牌子上的字气得他直跺脚——挖开土一看,瓦罐里全是石头。“王麻子!肯定是王麻子!”他拎着牌子就往王麻子家跑,拍着门喊:“你偷了我的银子!”
王麻子揉着眼睛出来,装模作样问:“怎么了?”张二牛举着牌子:“你写的‘此地无银’,不是你偷的是谁?”王麻子笑了:“我要是偷了,还会留牌子?分明是你自己埋的石头,想栽赃我!”
两人在门口吵得不可开交,村里的人都围过来。李秀才挤到前面,看了看牌子,又看了看张二牛的菜地,捂着嘴笑:“二牛啊,你家菜地没菜,插个‘无菜’的牌子,这不就是告诉别人‘这里有东西’吗?王麻子更傻,偷了银子还留牌子,等于承认自己偷了!”
围观的人哄堂大笑,张二牛的脸涨得通红,王麻子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。李秀才接着说:“你们俩啊,比‘此地无银三百两’还笨——越想掩饰,越容易露馅!”
后来,村里的小孩都学会了编儿歌:“张二牛,埋银子,插个牌子说无菜;王麻子,偷银子,留个牌子说无银;两个笨蛋闹笑话,全村人都笑哈哈!”
张二牛再也不敢埋银子了,他把银子存到了镇上的钱庄——虽然要交手续费,但总比被偷了强。王麻子呢?再也不敢盯着别人家的院子转了,他跟着李秀才学做买卖,倒也赚了些钱。
其实啊,这世上最笨的事,就是用“聪明”掩饰“愚蠢”。就像张二牛和王麻子,本来想耍点小聪明,结果反而把自己的心思全暴露了。你说,这是不是比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还搞笑?
民间故事,此地无银三百两,闹剧升级,乡村趣事,小聪明反被聪明误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