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阳把脸埋在枕头里,手机闹钟已经响了第三遍,屏幕光透过窗帘缝渗进来,照得他眼皮发涨。昨晚熬夜打《原神》通关的兴奋劲还没散,可一想到办公室里张经理那张皱成核桃的脸,他就觉得浑身像灌了铅——上周他已经迟到三次,前天交给客户的报表还漏了两个数据,张经理昨天拍着桌子吼:“李阳,你到底想不想干?”

他翻了个身,摸到床头的游戏手柄,指腹蹭过上面的划痕——那是上个月打游戏太激动摔的。毕业半年,他换了三份工作,每份都没做满两个月:第一份是销售,嫌每天跑客户累;第二份是行政,嫌做表格麻烦;现在这份是运营助理,他以为能混日子,结果还是栽了。

那些“得过且过”的日子,其实是在浪费自己

李阳的朋友圈里,大学同学要么在考研,要么在公司熬资历,只有他每天晒游戏截图,配文“摆烂快乐”。上周末高中朋友约他吃饭,他借口“不想动”,其实是怕朋友问“最近在忙什么”——他哪有什么可忙的?每天下班回家,往沙发上一躺,打开游戏就是凌晨;周末睡到大中午,外卖盒堆在茶几上,直到臭了才想起扔。

有天深夜,他打游戏输了,摔了手柄,盯着天花板发呆。窗外的路灯照进来,他忽然想起毕业时班主任说的话:“你们现在觉得‘混日子’舒服,等过了三年,就会知道什么叫‘追不上’。”那时候他嗤之以鼻,现在却忽然有点慌——他23岁,没存款,没技能,连未来的方向都没有。

被辞退的那天,他终于醒了

周一早上,李阳还是迟到了。他抱着侥幸心理往工位跑,刚坐下,张经理就站在他面前,把一张离职证明拍在桌子上:“收拾东西,今天不用来了。”

他攥着离职证明走出公司,外面的太阳很大,晒得他眼睛发疼。路过楼下的奶茶店,他想起去年夏天在这里兼职,那时候他还想着“以后要找份好工作”,可现在……他摸了摸口袋,只剩二十块钱,连杯奶茶都买不起。

晚上,他坐在出租屋的地板上,翻出大学时的笔记本,里面夹着他当年画的游戏角色——他以前喜欢画画,还参加过校园漫画比赛,可后来觉得“学画画麻烦”,就放弃了。手机忽然震动,是高中朋友发来的消息:“我最近在学PS,你不是喜欢画游戏角色吗?要不要一起?”

李阳盯着消息看了五分钟,终于回复:“好。”

试着做一件“麻烦”的事,居然有了惊喜

学PS的第一天,李阳对着教程抠一张游戏截图里的角色,抠了三个小时,手指都酸了,结果边缘还是毛毛糙糙的。他差点把电脑关掉,可想起朋友说“慢慢来,谁一开始都这样”,又耐着性子重新来。那天晚上,他直到十二点才睡,电脑里存了二十张抠图的草稿。

接下来的两周,他每天下班就坐在电脑前,学图层、学滤镜、学调色。有天他把自己画的游戏角色做成壁纸,发到游戏论坛,居然有人私信他:“能卖给我吗?我出五十块。”他盯着消息,手都在抖——这是他第一次靠自己的技能赚钱。

后来,越来越多的人找他做壁纸,他开始把赚的钱存起来,还买了一本《PS从入门到精通》。有天晚上,他坐在电脑前做图,忽然想起以前的自己,忍不住笑了——原来“麻烦”的事,做着做着就变成了“有意思”的事。

现在的他,终于有了“奔头”

三个月后,李阳找到了一份设计助理的工作。面试时,他拿出自己做的壁纸作品集,面试官眼睛亮了:“这些都是你做的?”他点头,语气里带着骄傲:“是,我学了三个月。”

现在的他,每天早上七点起床,先背二十个英语单词,然后去上班;晚上下班,他会留在公司学半小时AI设计;周末,他会和朋友去爬山,或者去图书馆看书。他的朋友圈里,不再是游戏截图,而是自己做的设计作品,配文“今天又学了新技能”。

上周,他给高中朋友发消息:“谢谢你当初拉我一把。”朋友回复:“不是我拉你,是你自己愿意站起来。”

李阳盯着消息,笑了。他摸了摸桌上的PS教程书,想起三个月前的自己,忽然觉得——原来成长不是“突然变好”,而是“慢慢试着做一件事,然后坚持下去”。

随机图片

现在的李阳,还是会偶尔打游戏,但不再是为了“混日子”,而是为了找设计灵感。他说:“以前我觉得‘不学无术’是种‘洒脱’,现在才知道,真正的‘洒脱’是有能力选择自己的生活。”

成长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但只要你愿意迈出第一步,哪怕是很小的一步,也会离更好的自己越来越近。就像李阳说的:“原来我不是‘不行’,是我之前没试着‘认真做一件事’。”

成长故事,新手蜕变,不学无术逆袭,职场小白成长,真实经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