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风裹着湿冷的雾气撞在船舷上,周瑜握着竹简的手背上暴起青筋。他盯着诸葛亮,声音像淬了冰:“诸葛先生,三天内造十万支箭,若完不成——”话没说完,诸葛亮却笑着拱了拱手:“都督放心,我不仅能完成,还能多送你几千支。”
旁边的鲁肃捏了把汗,等诸葛亮走出军帐,赶紧追上去:“先生,你疯了?三天造十万支箭,就是把所有工匠累死也做不到啊!”诸葛亮却停下脚步,指着天上的云:“子敬,你看那云,像不像刚泡开的茶?层叠着压过来,水汽重得能拧出水——今晚必起大雾。”
周瑜的“死命令”:不是任务,是陷阱
周瑜为什么要让诸葛亮造箭?其实他早就憋着劲儿要除掉这个“竞争对手”。当时孙刘联军刚结盟,诸葛亮的智慧让周瑜坐立难安——万一刘备有了诸葛亮,以后哪里还有东吴的立足之地?所以他故意给了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:三天十万支箭,完不成就是死罪。
可诸葛亮偏不接这个“死局”。他转头找鲁肃借了二十只快船,每船扎满稻草人,还让士兵把船舷涂成黑色。鲁肃摸不着头脑:“这是要去偷箭?”诸葛亮摇头:“不是偷,是‘借’——借曹操的箭,借老天爷的雾。”

诸葛亮的“雾中计”:比天气预报还准的观察
诸葛亮怎么知道会起雾?其实他早就在江边蹲了好几天。江南的春天,空气潮湿,要是天上的云像“棉团”一样堆着,太阳晒不透,傍晚就会起雾。而且这种雾不是那种飘一会儿就散的,是“锁江雾”,浓得能把船都裹起来。
当天晚上,雾果然来了。诸葛亮带着船队往曹操的水寨开,船桨划得很慢,士兵们都捂着嘴笑——因为稻草人身上绑着绳子,等下箭插满了,一拉绳子就能把稻草人拉回来。鲁肃坐在船里,手心全是汗:“要是曹操出兵怎么办?”诸葛亮摇着羽扇:“曹操生性多疑,雾这么大,他肯定不敢派兵,只会放箭。”
曹操的“箭雨局”:越小心,越上当
曹操的水寨里,士兵们发现江面上有黑影,赶紧报告。曹操站在寨门上,望着雾里的船,皱着眉说:“雾这么大,肯定有埋伏。传我命令,所有弓箭手都出来,往黑影放箭!”
箭雨“噼啪”打在稻草人上,诸葛亮听着声音,对鲁肃说:“子敬,你数着,够十万支了吗?”鲁肃探头一看,稻草人身上插满了箭,像个刺球:“够了够了!再放下去,船都要沉了!”诸葛亮笑着下令:“掉头,回东吴!”
江边的“算总账”:周瑜输在了“没算到天”
等诸葛亮的船队回到东吴,天刚亮。周瑜看着满船的箭,脸色铁青——他怎么也没想到,诸葛亮居然能用雾“骗”了曹操十万支箭。诸葛亮走过来,拱了拱手:“都督,这箭够不够?要是不够,我再去借一趟?”周瑜咬着牙说:“诸葛先生真乃神人也。”
其实诸葛亮不是“神人”,他只是比别人多观察了一点——观察云的样子,观察风的方向,观察江南春天的天气规律。草船借箭的故事里,最厉害的不是诸葛亮的“骗术”,而是他把天气变成了自己的“帮手”。
后来有人问诸葛亮:“先生,你怎么敢肯定曹操会放箭?”诸葛亮笑着说:“因为我算准了两件事——一件是雾,一件是曹操的性格。雾让他看不见我们,性格让他不敢出兵。这两样加起来,就是十万支箭。”
你看,有时候打败对手的,不是刀枪,而是你比他多懂一点“老天爷的脾气”。就像诸葛亮说的:“天助者,自助也。”你要是能看懂天气,天气就能帮你“借”来你想要的东西。
草船借箭故事,天气博弈细节,三国历史趣闻,诸葛亮智慧,经典典故解析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