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古代,医术高超的扁鹊声名远扬。有一次,他见到蔡桓公,仔细观察后,诚恳地说:“君有疾在腠理,不治将恐深。”可蔡桓公却不以为然,觉得自己身体硬朗,毫无不适,还笑着对身边人说:“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!”

过了十天,扁鹊再次进见,忧心忡忡地提醒:“君之病在肌肤,不治将益深。”蔡桓公这次连话都懒得回,脸上满是不耐烦。又过了十天,扁鹊焦急地说:“君之病在肠胃,不治将益深。”蔡桓公干脆转过身去,不再理会。

又过了十天,扁鹊远远望见蔡桓公,掉头就跑。蔡桓公派人追问,扁鹊无奈地解释:“疾在腠理,汤熨之所及也;在肌肤,针石之所及也;在肠胃,火齐之所及也;在骨髓,司命之所属,无奈何也。今在骨髓,臣是以无请也。”

不久,蔡桓公身体疼痛难忍,派人去请扁鹊,可扁鹊早已逃往秦国。最终,蔡桓公病发身亡。

蔡桓公本有多次机会让扁鹊医治,可他却因对疾病的忌讳和对医生的不信任,一次次错过。讳疾忌医,不仅让他失去了健康,更丢了性命。这警示着我们,在生活中面对问题和疾病,要正视它、积极解决,切莫像蔡桓公这般,因一时的固执和偏见,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。

标签:讳疾忌医,历史故事,扁鹊,蔡桓公,悲剧结局

随机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