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战国时期,赵国得到了一块举世闻名的美玉——和氏璧。秦国国君秦昭襄王听闻后,心生觊觎,便派人送信给赵国国君赵惠文王,说愿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块和氏璧。

赵惠文王深知这是一场鸿门宴。秦国强大,若不答应,恐遭兵祸;若答应,又怕秦国耍赖,白白失去和氏璧。正当赵王一筹莫展之际,宦官缪贤推荐了自己的门客蔺相如。

蔺相如面见赵王,慷慨陈词:“秦强赵弱,不可不许。但臣愿奉璧前往,若秦城不入赵,臣定完璧归赵。”赵王见他言辞恳切、胸有成竹,便应允了。

蔺相如带着和氏璧来到秦国。秦昭襄王在章台接见他。秦王接过和氏璧,爱不释手,传给左右大臣及后宫美人观赏,却绝口不提十五座城池之事。蔺相如见状,心生一计,上前说道:“大王,此璧有瑕疵,容臣指给您看。”秦王将璧递给蔺相如。蔺相如持璧后退几步,倚柱而立,怒发冲冠:“大王欲得璧,派人至赵,赵君臣皆曰‘秦贪,负其强,以空言求璧’。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,况大国乎!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,不可。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,使臣奉璧,拜送书于庭。何者?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。今臣至,大王见臣列观,礼节甚倨;得璧,传之美人,以戏弄臣。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,故臣复取璧。大王必欲急臣,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!”说着,做出要撞柱的样子。

秦王怕璧碎了,忙道歉,命人拿来地图,假意划出十五座城给赵国。蔺相如又说:“赵王送璧时,斋戒五日,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,设九宾于廷,臣乃敢上璧。”秦王无奈,只好答应。

蔺相如料定秦王不会守信,便派随从怀揣和氏璧,从小道偷偷返回赵国。五日后,秦王斋戒完毕,举行九宾大礼。蔺相如从容上前:“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,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,故令人持璧归,间至赵矣。且秦强而赵弱,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,赵立奉璧来。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,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?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,臣请就汤镬,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。”

随机图片

秦王及群臣面面相觑,哭笑不得。左右欲拉蔺相如去受刑,秦王摆摆手:“今杀相如,终不能得璧也,而绝秦赵之欢,不如因而厚遇之,使归赵,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!”于是,蔺相如安然回到赵国。

蔺相如凭借着自己的智慧、勇气和忠诚,成功地完成了“完璧归赵”的使命,成为了赵国的大英雄,也为后世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。

标签:完璧归赵,历史故事,蔺相如,战国时期,智慧勇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