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明朝,有个宁静的小镇归一位知府管辖。一日,镇上来了个神色慌张的老农,径直闯入知府衙门击鼓鸣冤。

知府赶忙升堂,只见老农跪地哭诉:“大人,我那几亩薄田被恶人霸占啦!”原来,老农有张祖传地契,前些日子家中急需用钱,便想把地卖给邻村的李二。双方谈好价钱,约好去官府办理过户。可到了衙门,李二拿出的地契,地界、面积竟和老农的一模一样,连绘制的图样、签字画押都毫无破绽。衙门的师爷一时难以分辨,告知他们需进一步调查核实,让先回去等候消息。

这几日,老农心急如焚,多方打听毫无头绪,无奈之下才来求知府大人做主。

知府接过两份地契,仔细比对,果然分毫未差。他沉思片刻,心生一计。知府把老农和李二传来,说道:“这两张地契真假难辨,本县决定让你们各自带着地契回家,三日后再来。这期间若有人主动承认伪造,可从轻发落;若无人招认,三日后便将此地判给先来衙门申诉之人。”

三日期满,两人来到公堂。知府一脸严肃地说:“本县已查明,这地契乃李二伪造。”众人皆惊,李二更是大声喊冤。

知府冷笑一声,说道:“李二,你伪造技艺虽高,但地契绘制图样上的墨汁,新墨与陈墨稍有差异,常人或许难以察觉,可瞒不过本县。且本县暗中派人调查,你近日与外地一落魄书生来往密切,想必是他为你出此主意。”

李二听闻,瘫倒在地,如实招供。原来,那书生偶然得知老农有祖传地契,又知晓老农急需钱,便心生邪念,帮李二伪造地契,妄图骗取田地。

真相大白,知府依法惩处了李二和书生,将田地物归原主。老农感激涕零,对知府大人的断案能力赞不绝口。从此,知府智破地契诈骗案的故事在小镇上传得沸沸扬扬,百姓们对知府的公正廉明更是钦佩有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