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明朝年间,有一个宁静的小县,百姓们以农耕为生,辛勤劳作,期盼着年年丰收。然而,一场突如其来的蝗灾打破了这份宁静。
蝗虫铺天盖地而来,所到之处,庄稼瞬间被啃食殆尽。农户们心急如焚,纷纷涌入知府衙门求救。知府大人看着忧心忡忡的百姓,眉头紧锁,深知蝗灾若不及时控制,必将引发大饥荒,危及百姓生计与全县安稳。
知府大人立刻深入田间地头,仔细观察蝗虫的习性。他发现蝗虫虽然来势汹汹,但每次吃饱后都会飞到附近的低洼地聚集。于是,知府大人心生一计。
他召集全县百姓,宣布了一个看似奇怪的命令:每户人家都要准备一个大竹篓,在篓里放置一些用香油拌过的麦麸,然后在蝗虫聚集的低洼地周围每隔一段距离放置一个。百姓们虽心存疑惑,但还是照做了。
到了夜晚,蝗虫们如往常一样飞到低洼地觅食。当它们闻到香油拌麦麸的香味时,纷纷钻进竹篓。第二天清晨,百姓们惊奇地发现,每个竹篓里都装满了蝗虫。就这样,持续了几天,蝗虫的数量明显减少。
然而,蝗虫的卵还在土里,若不彻底清除,用不了多久又会孵化成灾。知府大人又想出一招,他让百姓们将家中的牛羊赶到受灾严重的田地里,让牛羊把土地翻耕一遍。牛羊的蹄子能把藏在土里的蝗虫卵翻出来,被晒死或被其他动物吃掉。
在知府大人的带领下,全县百姓齐心协力,终于成功战胜了蝗灾。田野里又重新长出了嫩绿的庄稼,百姓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希望。
这场与蝗灾的斗争,不仅展现了知府大人的智慧与担当,更让百姓们懂得了团结一心、众志成城的力量。从此以后,这个小县更加繁荣昌盛,百姓们安居乐业,过上了富足的生活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