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社区那间不大却充满韵味的教室里,社区篆刻班开课了。教室里摆放着一排排桌椅,墙上挂着各种精美的篆刻作品,透着古朴的气息。而最引人注目的,当属那堆静静躺在角落的石料。

这些石料形态各异,有方形的,像沉稳的君子;有圆形的,似灵动的珠子。它们的颜色丰富,有青灰、棕褐,还有带着温润光泽的浅绿,表面或光滑或粗糙,每一块都有着独特的纹理,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。

当学员们拿起刻刀,石料便有了新的生命。一位退休的大爷,眼神中透着对生活的热爱,他选择了一块质地细腻的石料。在他手下,刻刀轻轻落下,石料上逐渐浮现出线条。他回忆起年轻时在田间劳作的时光,那些汗水与希望都随着刻刀的游走,在石料上留下痕迹。那一道道刻痕,是他对岁月的怀念,对曾经辛勤岁月的铭记。
年轻的上班族小李,选了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石料。他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来到这里,希望能在篆刻中寻得内心的宁静。他刻下自己的名字,一笔一划,像是在为自己的生活留下印记。每一次用力,都是对生活压力的释放,对自我的探寻。
对于社区里的孩子们来说,这些石料更是新奇的玩具。他们拿着小小的刻刀,在石料上随意刻画,虽然线条稚嫩,但那是他们对世界最初的想象与好奇的表达。

社区篆刻班的石料,不仅仅是创作的材料,更是情感的载体。它们见证着不同年龄、不同经历的人们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寄托,用刀锋在石料上铭刻下属于自己的故事,让这份传统艺术在社区里生根发芽,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温度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