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古代的学堂里,那是一派严肃又略带古板的学习氛围。有一位先生,学识还算渊博,尤其擅长教授算术之学。

这日,先生在讲台上正绘声绘色地讲解算盘的用法。先生讲得口沫横飞,学生们也都认真地听讲,一心想把这神奇的计算工具学个通透。可就在这时,有个调皮的学生,他的心思可没完全放在算术上。只见他手里把玩着那小巧精致的算盘珠子,眼神却在课堂上四处乱转。

待先生讲到关键处,让学生们拿出算盘实操练习时,这调皮学生才慌忙拿出自己的算盘。可他哪里是真要练习算术呀,他看着那排列整齐的珠子,突然脑子一抽,竟把算盘当成了梳子,开始在自己乱糟糟的头发上摆弄起来。那动作滑稽极了,一下一下地拨弄着,珠子碰撞的声音在安静的课堂里显得格外突兀。
周围的同学先是一愣,接着有的忍不住“噗嗤”一声笑了出来。先生听到声音,威严地抬起头,顺着笑声一看,当场就气得胡子都抖了起来。他怒目圆睁,对着那调皮学生大声呵斥:“你这是做什么?这算盘是用来计算的,岂是你梳头的玩意儿!”那学生被先生这么一吼,吓得一哆嗦,赶紧把算盘放下,红着脸低下了头。
先生接着开始训斥,说这算盘在商业交易、账目管理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是老祖宗留下的精妙计算工具,不能如此儿戏。课堂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,而这个学生也在这次“翻车”中,深刻记住了算盘该有的正确用途,以后再也不敢在课堂上乱来了。这小小的课堂风波,也成了同学们日后闲暇时打趣的一段小插曲,不过也让大家明白了对待学问得有认真敬畏之心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