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冀州的南部,黄河北岸的北边,住着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,年近九十岁了。他家的门口有太行、王屋两座大山,山势险峻,山路崎岖,这两座山挡住了愚公一家出行的道路,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。 于是,愚公把全家人召集到一起,郑重地说:“这两座大山挡住了我们的出路,让我们进出都要绕很远的路。我想和你们一起,尽全力把这两座山移走,开出一条直通豫州南部、汉水南岸的大道,你们觉得怎么样?”家人们纷纷表示赞同,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了疑问:“凭你的力气,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难以搬动,又怎么能对付太行、王屋这两座大山呢?而且,挖下来的土石又放到哪里去呢?”大家听了,都陷入了沉思。这时,愚公的孙子们抢着说:“可以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,隐土的北面。”众人听了,觉得这是个好办法,于是一致决定开始移山。 第二天,愚公就带领着子孙们拿着锄头、畚箕等工具开始挖山。他们把挖出来的土石一筐一筐地运到渤海边上。邻居京城氏是个寡妇,她有个七八岁的儿子,看到愚公一家在移山,也蹦蹦跳跳地来帮忙。 寒来暑往,季节更替,愚公一家就这样坚持不懈地挖山运土,从不间断。河曲有个名叫智叟的老人,听说了愚公移山的事,特地赶来劝愚公说:“你可真是太愚蠢了!就凭你这把年纪,剩下的日子也不多了,又能把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?”愚公听了,长叹了一口气,说:“你也太顽固了,简直是顽固不化,连寡妇和小孩都不如。虽然我年纪大了,但我有儿子,儿子又生孙子,孙子又生儿子,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。而这两座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,我们怎么会挖不平它们呢?”智叟听了,无言以对,灰溜溜地走了。 山神听说了愚公移山的事,害怕他真的把山挖平了,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。天帝被愚公的决心和毅力所感动,于是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大山,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,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。从此以后,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,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。 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,人们被愚公的伟大决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激励,明白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,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。
愚公移山:老人的伟大决心-经典成语故事
女娲补天:女神的救世之举-经典成语故事
卧薪尝胆:勾践的隐忍与复国路-经典儿童故事成语故事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