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李是我们这片最有意思的测桩师傅,干了一辈子工程,就爱跟人打赌,赌他测出来的桩位百不失一。
那天工地来了个年轻技术员,戴副眼镜,抱台崭新仪器,开口闭口都是数据模型。他瞧不上老李那套“土办法”,尤其瞧不上那台漆皮都快掉光的旧测距仪。“李师傅,现在都智能测绘了,您这老古董该进博物馆啦。”
老李也不恼,眯着眼笑:“小子,赌不赌?就前面那个新打的桩,你用你的高精尖,我用我的老伙计。咱俩背对背各测一次,看谁的数据准。”
“赌什么?” “一顿酱骨头,加一瓶老白干。”
年轻人爽快应战。他打开三脚架,对中整平,激光指示点打得又稳又准,屏幕上数字跳得让人眼花缭乱。不一会儿,他报出一个数,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三位,自信满满。
老李呢?他就围着桩基慢悠悠踱了一圈,这里瞄一眼,那里瞅一下,最后拿起他那台旧仪器,只“嘀”了一声,便收了家伙。“好了。”他说。
项目经理亲自拿来竣工图比对。结果一出,所有人都愣了。年轻人的数据,和图纸设计值差了那么一丝丝,虽在允许误差内,但确实没百分百对上。
而老李测出的那个数,与图纸上的坐标,连小数点后第二位都完全一致,堪称一次精准奇迹。
年轻人服了,酒桌上给老李斟满酒:“李师傅,您这真神了!到底怎么做到的?那仪器…不可能啊!”
老李呷了一口酒,嘿嘿一笑:“机器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我那老伙计是指针式,会受地底钢筋磁场干扰,偏多少,我心里有本账。你那个高级货,自动修正得太完美,反而把那一丁点微弱的干扰给‘修’没了。我测的不是仪器告诉我的数,是我知道的、它真正该有的数。”
他指了指自己太阳穴:“百不失一的精准,靠的不是最牛的机器,是这里——得把所有的‘误差’都装进去,才算得准呐。”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