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市场里的“梁山路”:一个卖菜大姐的无奈选择

王秀芬的菜摊刚摆上第三捆空心菜,城管的电动车就吱呀停在巷口。她手忙脚乱地收菜,竹筐撞翻了装鸡蛋的纸箱,黄澄澄的鸡蛋滚了一地,有的摔破了,蛋清混着泥土粘在她裤腿上。"王姐,今天又要跑啊?"旁边卖鱼的老周喊了一嗓子,她没回头,只把剩下的青菜往蛇皮袋里塞,指尖被菜梗扎得生疼。

儿子的病历本压得胸口发闷

收摊的时候已经中午,王秀芬骑着破三轮往医院赶,车斗里还剩一把没卖完的空心菜,叶子蔫得像被揉皱的纸。病房里,儿子小宇正靠在床头咳嗽,脸烧得通红,护士拿着体温计进来,瞥了眼她手里的菜:"孩子得吃点清淡的,你这菜都黄了,别给孩子吃。"她诺诺地点头,把菜放在床头柜上,翻开病历本,"肺炎复发"几个字像块石头,压得胸口发闷。

住院费要三千块,她翻遍存折只有八百。昨天房东来催房租,拍着门喊:"再拖三天,我就把你那堆破东西扔出去!"她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,摸出手机翻通讯录,亲戚们的名字一个个跳出来,最后还是没敢拨出去——上次借的五百块还没还,嫂子说"你这情况,以后别找我们了"。

张姐的话像根救命稻草

傍晚的时候,张姐来找她。张姐以前和她一起卖菜,后来转行做了"别的",穿得比以前体面,手上还戴了个金镯子。"秀芬,我知道你难。"张姐拉她到走廊拐角,声音放低,"我那边缺个人,帮人家看场子,不用动手,只要站着就行,一天两百,现结。"王秀芬愣了愣,"看场子?是不是...不太合法?"张姐笑了笑,"合法的能赚这么快?你儿子的病等得起吗?"

她想起小宇早上说的"妈妈,我要吃草莓",想起房东的敲门声,想起城管追她时,她摔在地上的样子。张姐把一张纸条塞给她,"地址在这儿,今晚七点,穿黑点。"她攥着纸条,指甲掐进掌心,纸条边缘被揉得皱巴巴的。

酒吧门口的风有点冷

晚上七点,王秀芬站在酒吧门口,穿着张姐给的黑色外套,里面还套着卖菜的蓝布衫。酒吧的霓虹灯闪得她眼睛疼,里面传来吵闹的声音,有人在喊"喝!喝!"。她摸了摸口袋里的两百块钱,那是张姐提前给的"定金",钱上还带着张姐的体温。

她想起昨天卖菜时,一个老太太蹲在她摊前,挑了半天菜,最后说"姑娘,你这菜新鲜,我多买两把";想起小宇小时候,坐在她的三轮车上,举着一朵野菊花说"妈妈,给你戴";想起她刚摆摊时,老周帮她搭架子,说"咱们这些小摊贩,就得互相帮衬"。

风刮过来,她把外套裹紧了些。酒吧的门开了,里面的音乐涌出来,她咬了咬嘴唇,抬脚走了进去。

深夜的医院走廊

凌晨一点,王秀芬回到医院。小宇已经睡着了,脸上还带着点笑,应该是梦见了草莓。她把两百块钱放进抽屉,又从口袋里掏出个塑料袋,里面装着一盒草莓,是她刚才路过水果店买的,花了二十块。她坐在床边,摸着小宇的头,眼泪掉在草莓上,把草莓染得更红了。

窗外的月亮很圆,她想起小时候听爷爷说过,"梁山好汉都是逼出来的"。那时候她觉得,"逼上梁山"是很远的事,没想到现在,自己也成了"好汉"。她笑了笑,把草莓放在小宇的枕头边,轻声说:"儿子,明天就能吃草莓了。"

随机图片

市井故事,无奈抉择,生活压力,平凡人困境,人性挣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