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下午,阳光斜斜地打在小陈的办公桌上,他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字,觉得眼睛都要花了。公司接了个大单子,要在一周内清点完一座大型仓库里所有库存——据说不下十万件物品,分属于三百多个类别。老板拍着他肩膀说:“小伙子,这任务交给你了,干好了年底奖金翻倍!”
头两天,小陈还信心满满。他设计了表格,分了区域,甚至借来了扫码枪。可真正走进仓库那一刻,他差点没晕过去——货架高得快要顶到天花板,箱子上积着薄薄的灰尘,有些标签已经模糊不清。他一个人站在货架之间,感觉自己渺小得像一粒沙子。
第三天,问题开始暴露。他发现自己数过的区域和系统记录对不上,总是差个几十件。来回核对了三遍,眼睛酸得直流泪。更崩溃的是,有些零件长得几乎一模一样,只是型号尾差了一个字母,他不得不一个个凑近了看,脖子都快僵掉了。
那天晚上小陈没回家,抱了条毯子睡在仓库隔壁的休息室里。半夜突然下起暴雨,他被雷声惊醒,迷迷糊糊走到仓库门口,发现屋顶居然漏雨,水正滴在一堆纸箱上。他吓得魂飞魄散,手忙脚乱地找来水桶和塑料布,在雨中爬上爬下折腾到天亮。
第四天他发着低烧继续干活,嗓子疼得冒烟。数到下午四点左右,他突然发现有个批次的货物完全对不上数,前后差了整整两箱。小陈蹲在货架前,眼泪突然就掉了下来——不是因为这活儿多累,而是那种被无数数字淹没、怎么做都看不到尽头的感觉,让他瞬间崩溃了。
就在他抹眼泪的时候,看仓库的老张头走了进来,默默递给他一罐热咖啡。“年轻人,”老张头指着那些货架说,“我在这看了三十年仓库,从来没人能一次就数对过。但你知道么?每次盘点都会差一些,可公司这么多年不也照样转?”
老张头告诉他个诀窍:别总想着十万这个数字,今天就数第三排货架,数对了就奖励自己吃顿好的。明天再数第五排,每天只盯着眼前能完成的那部分。
小陈红着眼睛照做了。他不再纠结于总数,而是专注于每一个货架、每一个品类。奇怪的是,当他不再焦虑那个天文数字,进度反而快了起来。最后半天,财务部突然派了两个实习生来帮忙,三人一起完成了收尾工作。
交差那天,老板看着报表满意地点头。小陈站在那儿,心里清楚其实还是差了几十件的,但他学会了接受这种不完美。后来他成了仓库管理的老手,每次带新人时总会说:“别老盯着总数看,容易头晕。一个一个来,数好眼前的架子再说。”
有时候半夜加班,他还会想起那段被数字淹没的日子。但记忆最深的不是那些数不清的货物,而是雨夜里抢救物资时手电筒晃过的光影,是老张头那罐温热的咖啡,是自己蹲在货架间掉眼泪的狼狈模样。这些零散的画面,比任何数字都更加真实。
人生哪有那么多要计较完美的总数呢?不过是做好每一件小事,然后接受那些微不足道的误差罢了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