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的,请看故事:

我们小区有个孩子,叫小宇,今年大概十岁。他父母工作忙,平时是爷爷奶奶带。老爷子人挺好,就是性子急,嗓门大,信奉“棍棒底下出孝子”那套老理儿,觉得孩子不听话,打一顿就老实了。

小宇呢,有点淘气,属于那种精力旺盛、对什么都好奇的男孩。前段时间,他发现小区地下车库的消防警报按钮外面那层玻璃罩挺有意思,亮晶晶的,还能照出人影。他几次偷偷去摸,但没敢真按下去。这事被他爸撞见过一次,当时就吼了他一嗓子:“兔崽子!那东西不能碰!再碰看我不打断你的手!” 警告是给了,但为什么不能碰,按了会有什么严重后果,一句没解释。在小宇爸看来,说了“不准”就是教育了。

 《不教而杀的错误惩戒的故事》

结果,上周就出事了。小宇和几个小伙伴在地库玩捉迷藏,他躲在一个消防箱后面。不知怎么的,也许是玩兴奋了忘了形,也许是那红色按钮对他有种莫名的诱惑,他脑子里大概就记得爸爸那句“不准碰”的呵斥,却完全没理解背后的意义。他犹豫了一下,伸手就把那玻璃罩给砸了,然后猛地按下了那个鲜红的警报按钮。

瞬间,整个地下车库尖锐的警报声炸响,刺得人耳膜生疼,几个孩子全吓呆了。紧接着,小区物业的保安、值班经理全冲了下来,一片混乱。事后查清,警报引发了自动联控,不仅车库的排风消防系统启动了,还误报到了街道消防站,差点就派出了消防车。

这事儿闹得挺大。小宇被揪了出来,他爸当场气得脸都绿了,觉得丢人丢大了。不等任何人说话,也不听孩子结结巴巴想解释什么(其实孩子自己也吓懵了,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),当着一众邻居和物业的面,一把拽过小宇,抄起地上的塑料警示牌,就没头没脑地抽下去,骂声震天响:“我让你手贱!我让你不听话!打死你个闯祸精!”

那场面,我现在想起来都心里发堵。小宇哭得撕心裂肺,那哭声里,恐惧和疼痛远多于悔过。他父亲的行为,看似是在严厉惩戒,实则只是为了快速发泄自己的愤怒和挽回被损伤的颜面。他用自己的暴力,瞬间将一件本可以成为绝佳安全教育契机的事情,变成了一场让孩子感到恐怖和屈辱的创伤。

后来,还是物业的王主任看不下去了,上前拉开了他。王主任叹了口气,没多说别的,只是把小宇拉到那个被破坏的消防箱前,耐心地、一点一点地告诉他:这个按钮连着整个大楼的生命安全保障系统,一旦误触,不仅会引起混乱,浪费公共资源,万一真发生火灾,还可能因为这里的误报而延误救援,那是会出大事的。他甚至还简单演示了一下怎么正确使用灭火器。

小宇听着,抽噎着,但眼神慢慢从恐惧变成了专注和一点点后怕。他这才真正明白,自己刚才那个举动背后沉甸甸的分量。

他父亲的那顿打,只让他记住了“按按钮会挨打”;而王主任那几分钟的耐心讲解,才让他真正懂得了“为什么不能随便按按钮”。一个是不教而诛,用恐惧压制错误;一个是循循善诱,用道理播种规则。

那天之后,我很少再看到小宇在地库里疯跑了。但每次看到他,他眼神掠过消防设施时,都会有一种特别的神情,那不是害怕,而是一种带着敬畏的明了。

他父亲用皮肉之苦惩戒了“过去”,却可能埋下了更深的叛逆或恐惧;而那位保安主任用几句话,守护了孩子的“未来”。教育,从来都不是一场需要立竿见影的惩罚,而是一场需要春风化雨的播种。最错误的惩戒,就是让孩子在茫然无知中,只承受了愤怒,却错过了真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