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明从没想过自己会走到这一步。
窗外的雨敲打着玻璃,模糊了城市闪烁的灯火。他手里攥着那张飞往南方的机票,指尖因用力而发白。再过十二个小时,他就要带着公司最新研发的芯片技术投奔竞争对手了。对方开出的价码足够他下半生衣食无忧,甚至还承诺了副总裁的位置。
手机屏幕亮起,是陈总的消息:“明天团建,记得带上你最爱吃的辣牛肉。”李明的手指颤抖了一下。陈总不仅是他的老板,更是带他入行的恩师。八年前,李明还是个刚毕业的毛头小子,是陈总一眼看中他的潜力,手把手教他技术,甚至在李明母亲重病时毫不犹豫地垫付了医药费。
“公司就是我们的家。”陈总常这么说,而他也确实这么做的。办公室里永远备着员工爱吃的零食,每个加班的夜晚,陈总总是最后一个离开,确保所有人都安全到家。
李明起身从保险柜里取出U盘,那块小小的金属此刻烫得像块烙铁。里面装着整个团队三年的心血,再过一个季度就能上市,必将颠覆行业。他想起上周的庆功宴上,同事们举杯畅想未来时眼中的光芒,想起刚入职的实习生小张说这是她参与过最棒的项目。
第二天清晨,李明拖着行李箱走过熟悉的办公室隔间,在陈总办公室前停顿了片刻。门虚掩着,他看见陈总伏案睡着的背影,电脑屏幕上还显示着为他们团队争取奖金的邮件。那一刻,他的心脏几乎跳出胸腔。
交接过程异常顺利。新东家派来的代表面无表情地验收了技术资料,之前的热情承诺在签约后突然变得公事公办。当李明问及副总裁的任职时间时,对方只是敷衍地说“需要走流程”。
变故发生在第三周。新闻突然爆出知名企业核心技术涉嫌窃取的丑闻,李明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报道中,而收购他的那家公司第一时间发表声明,将所有责任推给他个人,称对“员工的过往行为不知情”。
电话被打爆了,愤怒的同事,失望的朋友,连小区邻居都在背后指指点点。最致命的是原公司的律师函,索赔金额足以让他倾家荡产。
雨夜,李明躲在廉价旅馆里,看着电视上采访陈总的新闻镜头。记者尖锐地问是否会对背叛者追究到底,头发花白的陈总沉默良久,最后缓缓说道:“技术可以重新研发,但信任一旦破碎就难以修复。我希望所有人都能明白,捷径的尽头往往是绝路。”
电话响起,是母亲从老家打来的。“明明,陈总今天来看过我,还带了补品。他说你去外地出差了,让我别担心...”李明握紧话筒,指甲深深掐进掌心,却感觉不到疼痛。
窗外警笛由远及近,他平静地整理好衣领。在敲门声响起前,他最后看了一眼钱包里的老照片——那是团队第一次获奖时的合影,每个人笑得那么真诚,而站在C位的他,被陈总的手臂温暖地环绕着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