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医院有个老楼,是建国前就留下来的,后来翻新过几次,但有些东西翻新也没用,比如那些传闻。
我在血液科做护士,五年了,自认胆子不小,但有个传闻我一直不敢深想——关于输血器的。
说的是老楼三层的那个废弃储藏室旁边,以前是临时输血点。有个病人,大出血,急需输血,但那天雷雨交加,电路不稳,血库的备用电源也出了问题。输血的设备是老式的,不是现在这种智能的,有个手动调节的旋钮来控制流速。
据说那天值班的是个年轻护士,紧张之下,把流速调得太快,又没注意,血袋里的血竟然凝固了,形成了血栓,一下子把输血器给堵死了。等发现的时候,病人已经回天乏术。
这故事听起来像是个责任事故,但可怕的还在后面。
从那以后,就有人说,夜里经过那条安静的走廊,偶尔会听到“滴答……滴答……”的声音,像是液体缓慢滴落,但又找不到源头。更邪门的是,有时你推着治疗车经过,车上明明放着全新的、密封的输血器,却会突然发现,那透明的软管里,有一段段暗红色的、凝固的阻塞物,像极了干涸的血痂。你吓得赶紧扔掉,换一个,又是好的。
我们都当是吓唬新人的鬼故事,直到上周我值后夜班。
那晚病房很安静,只有一个化疗后血小板极低的病人需要重点观察。凌晨三点多,我去库房取新的输液管。库房就在那条传说中走廊的尽头。
走廊的灯光为了省电,调得很暗,只有尽头安全出口的绿幽幽地亮着。我快步走着,心里默念着赶紧拿完东西回去。
就在经过那个废弃的储藏室门口时,我听到了。
不是“滴答”声。
是一种更细微、更令人不舒服的声音——是一种极缓慢的、粘稠的液体被强行推动时发出的、极其涩滞的“咕……咕……”声,中间还夹杂着极细微的、像沙子摩擦一样的“沙沙”声。
我汗毛一下子就炸起来了。我告诉自己这是幻觉,是空调管道的声音。我不敢回头,加快脚步想去库房。
可经过一扇紧闭的防火门时,我眼角的余光似乎瞥到门把手上挂着什么东西。我下意识地看了一眼。
是一个被丢弃的、用过的输血器。
软管被人为地打了个结,但在打结的前一段管子里,借着昏暗的光,我清晰地看到,里面塞满了暗红发黑、密密麻麻的凝固物,不是一段,而是几乎塞满了整段管子,那些“沙沙”声仿佛就是这些固体颗粒摩擦管壁的幻觉音。
我吓得几乎叫出来,猛地推开库房门冲进去,后背紧紧抵着冰凉的铁货架,心脏跳得快要炸开。
那绝对不是我白天见过的任何医疗废弃物该有的样子。那塞得……太满了,太实心了,就像……就像有什么东西拼命地想通过那条细小的管道,却最终被无情地凝固、阻塞、废弃在了那里。
我在库房里待了足足十分钟,才壮着胆子拉开门。
走廊寂静无声,那截可怕的输血器不见了,地上什么痕迹都没有。
我什么也没说,默默拿了需要的东西回到护士站。直到现在,我每次看到输血器,都会下意识地捏一下软管,确认它是畅通的、柔软的、干净的。
我不知道那晚我看到的到底是什么,是某个同事恶意的玩笑?是我太累产生的幻觉?还是……那个传闻,它需要的也许不仅仅是一个听众,而是在某个特定的时刻,需要一个确认它存在的人。
反正我再也不肯一个人去那条走廊的库房了,就算绕远路,我也走另一边。有些东西,你一旦见过,就再也无法假装它不存在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