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一院的检验科窝在老住院部负一层,终年被潮湿的霉味和仪器的嗡鸣包裹。我叫李薇,刚来这里实习三个月,最怵的就是值夜班——尤其是那台绰号“老古董”的ABX Micros 60血液分析仪。听老护士说,这机器是二十年前从废弃的老院区搬来的,电路板里似乎还渗着旧时代的血。

凌晨两点,窗外梧桐树影在玻璃上晃成鬼影,“老古董”突然发出刺耳蜂鸣。我扑到屏幕前,心脏瞬间揪紧:淋巴细胞峰旁,凭空冒出个尖锐的垂直峰,对应的细胞体积竟达200fL——这根本不是人类血细胞该有的参数!
病人是3床的张大爷,82岁,肺炎住院,血常规只查炎症指标。我重新扫码进样,祈祷是仪器抽风。可结果更瘆人:诡异峰纹丝不动,注释栏里的“异常提示”竟跳出一串乱码,末尾几个字符像极了“...救我...”。
冷汗浸湿后背,我跌跌撞撞跑去3床。张大爷睡得沉,呼吸平稳,哪像有异常?我折回检验科检查管路、试剂,一切正常。这时走廊应急灯突然频闪,拖沓的脚步声由远及近——保洁王婶推着清洁车经过,瞥我一眼欲言又止:“小李啊,别总盯着那老机器,尤其是半夜……它‘记性’好得很。”
“记性?”我追问,王婶却加快脚步,只留下一句“自己悟”。我鬼使神差点开仪器历史记录,三年前一个深夜的直方图赫然在目——和今晚的诡异峰一模一样!病人叫刘建国,当年因“不明原因贫血”住院,手术台大出血死亡。负责检验的老技师转天就辞职了,临走喃喃“仪器看见不该看的了”。
我抖着手拿出张大爷的血样镜检。视野里的红细胞突然扭曲,竟凝成几张人脸:眼窝深陷,嘴呈呐喊状,正缓缓朝镜头爬来!我尖叫着关掉显微镜,踉跄后退。
“嗡——”那台ABX突然自行启动,屏幕浮现新直方图,峰群如血色荆棘。我凑近,横坐标数值疯狂跳动,最终定格在“19:45”——刘建国当年的手术时间!纵坐标峰值,竟与他死亡时的血小板计数分毫不差!
打印口“咔哒”吐出张纸,除了直方图,还有行血红色字迹:“它还在,在血里看着你。”
我疯了似的冲出检验科,撞开值班室门。接班的王姐听完脸色煞白,沉默良久才说:“当年刘建国的血样分析时,针头崩了,他的血溅进电路板……后来维修,工程师说血渍渗进芯片,怎么都擦不掉……”
从那天起,我再没碰过“老古董”。听说医院报废它时,仪器突然疯狂打印——所有曾在它这里检测、后离奇死亡的病人直方图,每个图角都嵌着张模糊人脸,在灯光下若隐若现,仿佛血魂凝在数据里,无声控诉着什么。而检验科的老人都默认了规矩:深夜,绝不让那台仪器单独运行,因为它的直方图里,藏着不该被看见的阴魂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