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影灯下的三十分钟
消毒水的气味像无形的手指,顺着口罩缝隙往鼻腔里钻。林小夏盯着宫腔镜屏幕,显示屏上子宫内壁的淡粉色黏膜正随着膨宫液的注入微微起伏,像春日里被风吹皱的湖面。她下意识攥紧手中的器械柄,掌心沁出的汗把橡胶手套绷得发紧。
"膨宫液流速调到150。"主刀的张主任头也不抬,止血钳在宫腔里精准夹取息肉组织。监护仪规律的"滴滴"声里,林小夏忽然注意到输液架上的膨宫液袋有些异样——原本清澈的液体里,似乎浮着几丝絮状物,像冷掉的米汤表面凝结的薄膜。
"主任..."她的声音刚出口,心电监护仪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。屏幕上的血氧饱和度数值像断了线的风筝,猛地从98跌到85。患者的血压计汞柱也在疯狂震颤,收缩压从120直降到80。
"心率140,血压进行性下降!"巡回护士的声音带着颤音。张主任立刻放下器械,目光扫过膨宫液袋的瞬间,眉头骤然拧成死结:"停止输注,快换生理盐水!小夏,摸宫底!"
林小夏的手刚覆上患者下腹部,瞳孔倏地缩紧——原本应该柔软的宫底此刻硬如磐石,像被无形的手狠狠攥紧的皮球。"宫底高度比术前增加三指,考虑膨宫液外渗!"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在面罩后发颤,却奇迹般清晰。
"准备穿刺针!"张主任已经戴好了新的手套,碘伏棉球在患者下腹部快速画圈,"膨宫液压力过高导致子宫穿孔,现在必须放出腹腔内液体。"金属穿刺针划入皮肤的瞬间,林小夏看见暗红色液体顺着导管涌出,混着零星絮状沉淀物,像被搅浑的池塘水。

"马上送标本去检验科,查渗透压和电解质!"张主任接过护士递来的纱布,"通知麻醉科,准备升压药。小夏,盯着监护仪,每五分钟报一次生命体征。"
时钟的秒针走得格外沉重,滴答声在口罩里形成共振。林小夏数着监护仪上跳动的数字,第三次报出"血压90/55,心率110"时,手机震动起来。是母亲发来的消息:"今天你生日,熬了汤放冰箱..."她盯着屏幕上的宋体字,指甲深深掐进掌心。
"渗透压210mOsm/L,低于正常!"检验科的电话让整个术间空气凝固。张主任手中的镊子"当啷"落地:"是低渗性膨宫液,立刻静滴3%氯化钠!"林小夏看着护士推注药液的手,突然想起上周科内培训时,老教授反复强调的话:"膨宫液渗透压异常,会导致水中毒和电解质紊乱..."
当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重新爬回95时,手术间的空调不知何时变得刺骨。林小夏后知后觉发现后背早已湿透,贴在脊柱上的手术服像块浸了冰水的毛巾。张主任摘下手套,指腹轻轻按了按她颤抖的肩膀:"做得不错,这种突发情况,最怕年轻医生慌神。"
凌晨一点的更衣室,林小夏对着镜子摘下头套,发尾还沾着汗渍。手机屏幕亮起,母亲的消息多了几条:"汤热一热再喝""明天休息别忘吃蛋糕"。她咬着牙不让眼泪掉下来,忽然想起穿刺时看见的那些絮状物——后来才知道,是消毒不彻底的管道里滋生的生物膜。
更衣室的灯忽明忽暗,她摸出白大褂口袋里的笔记本,工工整整写下:"膨宫液输注前必须双人核对,注意液体性状及渗透压数值。"字迹力透纸背,最后那个句号洇开小片墨渍,像今晚患者腹腔里抽出的那汪暗红液体,在记忆里烙下永不褪色的印记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