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术灯下的蓝光

凌晨两点的手术室走廊泛着冷白的光,陈默把无菌帽又紧了紧,指腹触到后颈新冒的硬痘。消毒水气味钻进口罩时,他听见巡回护士在身后嘀咕:"这台又是301床?"

激光刀在器械盘里闪着幽蓝的光,像某种深海生物的瞳孔。今天已经是这周第三台肝癌切除术,陈默盯着屏幕上患者肝叶那团模糊的阴影,食指习惯性地摩挲着刀柄上的能量调节钮。麻醉师点头的瞬间,他拇指按下启动键。

异常是从第五刀开始的。往常平稳的蓝色光束突然抖了一下,像被风吹乱的烛火。心电监护仪发出短促的警报,陈默手腕猛地僵住,刀尖距离门静脉只有两毫米。"能量输出波动!"器械护士的声音里带着颤音。他迅速旋紧调节钮,光束却诡异地明暗交替,仿佛有只无形的手在拉扯电流。

"备传统手术刀。"陈默扯下被汗水浸透的手套时,发现掌心印着刀柄上的防滑纹路,像道淡红的疤。巡回护士举着记录板凑近:"陈主任,这已经是本月第七次设备异常了......"她声音突然低下去,走廊尽头传来值班医生的脚步声。

凌晨四点的值班室,陈默对着激光刀的检修报告皱眉。技术科的老周用红笔圈出能量模块的一组数据:"理论值上下浮动不超过0.5焦耳,可刚才手术时监测到峰值达到3.2。"老周抠着后槽牙,"但设备自检又显示正常,邪门了。"

随机图片

窗外开始泛白,陈默捏着报告走到器械库。消毒水气味里混着一丝铁锈味,他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没能下手术台的肝癌患者。当时用的也是这台德国进口的激光刀,最后时刻仪器突然失控,光束像脱缰的野马在肝脏上乱窜——后来厂家检测说只是软件故障,可那个年轻患者的眼睛,至今还偶尔出现在他梦里。

"陈主任?"夜班护士小苏抱着器械盘站在门口,"301床家属在闹,说咱们总换设备是不是拿病人当小白鼠......"她口罩上方的眼睛有些发红,"还有护士在传,说这台刀是......"话没说完就被脚步声打断。

天亮时陈默在办公室打了个盹,梦见自己握着激光刀切开层层组织,却发现患者肝脏里蜷着一团蓝光,像颗跳动的星。惊醒时手心全是汗,他翻出三年前的手术记录,目光停在设备编号上——和现在这台尾数只差一位。

"陈主任,该术前讨论了。"护士长敲门的声音很轻,"器械科申请了第三方检测,今天下午到。"她忽然压低声音,"您记得三年前那台事故机吗?听说当时报废的设备被返厂维修后......"走廊里传来推车声,她没说完就转身出去了。

下午的检测现场气氛压抑。第三方工程师反复调试后,额头渗出细汗:"硬件没问题,除非......"他欲言又止,指着能量调节钮下方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划痕,"像是被什么东西撞击过,可能影响了内部控制模块。"

陈默忽然想起上周三深夜,他在手术室撞见实习医生小张慌忙收拾地上的器械盘。当时小张说被电缆线绊倒,可今天看那道划痕的角度,分明像是从上方坠落的重物砸出来的。

"陈主任,检测结果出来了。"护士站的小苏递来报告,声音比平时低了两度,"能量模块里有块芯片的出厂编码,和三年前那台事故机的配件编号......重合率98%。"

窗外的夕阳把走廊染成暗红色,陈默独自走进手术室。空无一人的房间里,激光刀静静躺在器械盘里。他戴上手套,缓慢按下启动键。蓝色光束亮起的瞬间,他仿佛看见三年前那台报废设备被拆解时,某个技术员随手把芯片扔进备用零件箱的画面。

光束突然稳定下来,心电监护仪发出规律的滴答声。陈默盯着屏幕上患者的肝叶,忽然发现阴影边缘有处极浅的反光,像旧伤口结的痂。他深吸一口气,指尖轻轻转动能量调节钮,这次,光束像被驯服的野兽,稳稳切开第一刀。

手术结束时,天已经全黑了。陈默摘下口罩,后颈的硬痘蹭到了衣领,有点疼。他摸出手机给器械科打电话:"老周,把那台激光刀的维修记录再查一遍,从出厂日期开始。"走廊尽头的指示牌忽明忽暗,他看着自己映在玻璃上的影子,忽然想起患者术前说的那句话:"医生,我相信您,就像相信这把刀。"

手机那头传来老周的嘟囔声,陈默转身走向更衣室,手术灯在身后次第熄灭。黑暗中,某台设备的电源指示灯轻轻闪烁,像一只暂时闭合的眼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