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动栏杆的秘密

秋天的市立医院总是被银杏叶覆盖,停车场入口的自动栏杆在秋风里像根银色的指挥棒,每隔几分钟就起落一次。我在这儿当管理员满三年了,见过各式各样的车,却从没遇见过这么奇怪的事。

那辆黑色SUV第一次出现是在十月中旬。车主是个三十来岁的男人,总穿着深色外套,车窗常年摇下三分之一,能看见他习惯性地揉眼睛,眼下有片青黑。头几回他进停车场,栏杆都正常升起,可到了第七天,变故发生了。

那天下午三点多雨刚停,他的车刚碾过感应区,栏杆突然提前抬了起来,吓得他猛踩刹车。我从岗亭跑出来查看,他摇下车窗,眼神里带着困惑:“师傅,这栏杆……”我摆摆手让他先停好车,心里却犯起嘀咕。监控显示系统一切正常,可接下来的一周里,同样的情况又出现了三次。

更奇怪的是,只有他的车靠近时栏杆才会“失灵”。有次我特意守在入口,看着他的车从拐角处拐过来,速度很慢,雨刷上还卡着片新鲜的银杏叶。当车头距离感应区还有两米时,栏杆竟缓缓升起了,仿佛有双看不见的手在操控。

我开始留意这辆车。他每天早上七点十五分准时出现,下午五点左右离开,偶尔晚上十点多还会来一趟。有次夜班,我看见他从车里下来,手里拎着保温桶,脚步匆匆,鞋底在地面拖出沙沙的响。医院的长廊里,他总在电梯口停留片刻,对着楼层指示牌发呆,像是在积蓄勇气。

半个月后的傍晚,我终于忍不住敲开了他的车窗。他愣了一下,随后打开车门让我上车。车内很整洁,副驾驶放着几本医学杂志,后视镜上挂着枚褪色的平安符。“您父亲……病情怎么样了?”我指了指他夹在遮阳板里的病历本。他猛地回头,眼神里先是惊讶,接着慢慢软下来。

原来他父亲确诊肺癌晚期,住在十六楼肿瘤科。这一个月来,他每天往返医院六趟,给父亲送三餐、擦身子、陪夜。“有天实在太累,把车停错了区,是您帮我挪的车。”他突然说道,“您可能不记得了,那天您还说‘别着急,我儿子以前住院时我也这样’。”

我恍然大悟。那是半个月前的事,当时我看他在停车场里绕圈,眼神恍惚,确实帮他把车停到了最近的电梯口。可栏杆的事……他看出我的疑惑,从钱包里抽出张泛黄的照片——照片里是个穿保安制服的老人,站在老式木栏杆前笑得很和蔼:“那是我爷爷,他在这儿当了二十年保安,去年走的。”

随机图片

那天晚上,我翻出了三年前的值班记录。2019年冬至,确实有位老保安在岗位上突发心梗,临终前手里还攥着停车场的遥控器。我望向窗外,那辆SUV正缓缓驶离,雨刷轻轻扫落新的银杏叶。栏杆在暮色中再次提前抬起,像某种跨越时空的默契。

现在每天清晨,我都会提前五分钟打开岗亭的暖气。当那辆SUV拐过弯道时,我总会下意识地按下遥控器,看着栏杆在朝阳里升起,像展开一只温柔的手臂。医院里有太多生死离别,但有些东西,总在看不见的地方悄悄传递着,比如老人未用完的善意,比如陌生人之间无声的懂得。

银杏叶又落了一层,我在岗亭里泡了两杯热茶。远处,那辆黑色SUV正披着晨光驶来,雨刷上的叶子轻轻颤动,像在和我打招呼。栏杆缓缓升起的瞬间,我忽然明白,有些自动装置里,从来都藏着最不自动的温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