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的警报
消毒水的气味在肺功能科的走廊里织成一张细密的网,陈默把听诊器往白大褂口袋里一塞,抬头看了眼墙上的钟。凌晨三点十七分,最后一个预约患者的检查单刚打印出来,实习生小林正抱着一摞文件从检查室出来,眼镜片上还凝着层薄薄的雾气。
“陈医生,最后一个是4床的王大爷,做支气管激发试验。”小林的声音带着点年轻人的疲惫,白大褂第二颗纽扣歪着,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T恤领口。
陈默接过单子扫了眼,68岁,慢性支气管炎病史,主诉最近爬三楼喘得厉害。“去叫患者吧,做完这个咱们能歇会儿。”他伸手揉了揉后颈,昨天值夜班到现在,颈椎像塞了团浸水的棉花。
检查室里,王大爷正坐在仪器前摆弄袖口,干瘦的手腕上戴着串暗红的手串,随着动作发出细碎的碰撞声。“大夫,这玩意儿是不是跟吹气球似的?”老人咧嘴笑,露出缺了颗门牙的牙床,“我年轻时能吹爆暖水瓶胆,现在不中用了。”
“大爷您一会儿听我指令,先深吸一口气......”陈默边调试肺功能仪边交代注意事项,余光瞥见小林在旁边认真记录。这台MSA-99型仪器是去年新换的,带自动报警系统,右下角的报警灯安静地亮着绿光。
第一组通气功能数据出来时,陈默的眉头微微皱了下。FEV1/FVC比值68%,比预计值低了12%,但还没到报警阈值。“大爷,现在要做激发试验了,可能会有点呛,您忍一忍。”他往雾化器里注入乙酰甲胆碱溶液,转头看了眼小林,“注意记录起始时间,浓度从0.075mg/ml开始。”
雾气喷出的瞬间,王大爷突然剧烈咳嗽起来,枯瘦的肩膀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。陈默刚要伸手调整面罩位置,就听见“滴——”的一声尖锐警报,仪器屏幕上的曲线突然陡降,报警灯红得刺眼。心率监测仪显示132次/分,血氧饱和度直往下掉,像颗突然跌破警戒线的流星。
“支气管痉挛!”陈默大喊一声,迅速扯掉雾化器,“准备沙丁胺醇气雾剂,推地塞米松!”小林的手明显抖了一下,消毒棉签掉在地上,被陈默一脚踢到一边。他直接从白大褂口袋里摸出气雾剂,扳开老人的嘴喷了两下,另一只手已经把抢救车拖到了跟前。
“大爷,看着我,吸气!呼气!”陈默的掌心按在老人后背,能感觉到皮下凸起的脊椎骨在剧烈震颤,像台运转失控的老机器。小林终于把地塞米松抽好,针头扎进静脉时带出点血珠。墙上的钟走得格外清晰,每一声“滴答”都像敲在神经末梢上。
三分钟后,血氧饱和度终于回升到92%,报警声停了,可陈默的心跳还没恢复正常。他蹲在老人面前,轻轻拍着对方的手背:“大爷,您是不是有什么没告诉我们?比如......对什么药过敏?”
王大爷喘着粗气,手串滑到臂弯处,露出内侧一道暗红色的疤痕。“咳......前年在社区医院打过一针,说是青霉素,后来喘得厉害......”老人眼神躲闪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串珠,“想着就是做个检查,没啥大事......”
小林猛地抬头,手里的记录笔在纸上划出道歪扭的痕迹。陈默站起身,从口袋里摸出纸巾擦了擦手,白大褂下摆沾了块褐色的污渍,不知道是刚才抢救时蹭到的药水还是老人的药汁。他看着窗外浓重的夜色,突然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那年,也是个凌晨,急诊送来个隐瞒过敏史的患者,最终没能抢救过来。

“以后做检查前,一定要问清楚过敏史,尤其是支气管激发试验。”他转身对小林说,声音比平时低了些,“仪器会报警,但有些风险,得咱们自己先拦住。”
小林郑重地点头,眼镜片上的雾气不知何时散了,能清楚看见镜片后那双眼睛,带着劫后余生的后怕,也有新的东西在生长。远处传来护士站的电话铃声,陈默看了眼重新亮起绿光的报警灯,伸手轻轻拍了拍仪器外壳。窗外,东方已经泛起了淡淡的鱼肚白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