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电子印章解困局》
凌晨一点,市第三医院行政楼三楼的灯还亮着。院办主任王建国揉了揉酸涩的眼睛,面前摊着二十几份待签的文件,最上面那份是明天要加急报送的医联体合作协议。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,他捏了捏僵硬的右手腕——从下午到现在,已经签了八十多个名字,钢笔尖在纸上洇出好几个墨团。
"老王,还没走啊?"后勤科老张抱着文件夹路过,探头看了眼满桌的文件,"又在手动签批呢?你们院办也该换换装备了,我上周去区卫健委开会,人家早就用电子印章系统了。"
王建国苦笑着摇头:"我们也提过这事儿,可领导说涉及公章安全,怕出纰漏。你看这住院部改造的施工签证单,每份都得院长手写签名才能生效,昨天张院长出差前签了一摞,今天又攒了这么多。"他指了指墙角的保险柜,"最麻烦的是夜间急诊的特殊用药审批,有次半夜抢救心梗患者,值班医生打电话到家里,张院长摸黑找笔签了扫描件传过来,差点耽误事儿。"
第二天晨会上,王建国特意把夜间审批的事儿提了出来。主管行政的李副院长沉吟片刻:"确实得想想办法了,这样,你牵头去考察一下电子印章系统,重点看看安全性和兼容性,尤其是和咱们HIS系统的数据对接。"
经过两周的调研,王建国选中了一款医疗行业专用的电子签署平台。试点那天,他特意让文员小林拿了份常规的设备采购申请单来演示。在系统里调出院长的电子签名模板,设置好审批流程节点,点击发送后不到三分钟,手机就收到了张院长的审批通知。"老王,我在手术室门口等会诊呢,刚用手机签了,你看看行不行。"张院长的电话紧跟着打过来。
王建国盯着系统里清晰的电子签章,突然想起上个月那份被雨水浸湿的进修申请表——当时自己冒雨从家里赶回办公室抢救文件,最后还是重新打印补办的。正想着,急诊办的陈主任匆匆跑进来:"王主任,有个多发伤患者需要立即手术,可家属签手术同意书时突然犹豫了,现在需要医务处紧急批注风险预案。"
"别急,用电子印章系统。"王建国迅速登录系统,找到医务处的电子签章模板,将风险预案扫描件上传后发起加急审批。四分钟后,带有红色签章的PDF文件已经传到了手术室电脑上。陈主任看着屏幕感慨:"要是以前,跑断腿也得半小时,这可真是救命的效率。"

三个月后,医院正式全面启用电子签署系统。某天深夜,王建国路过院办,看见新来的文员小周正哼着歌处理文件。"王主任,您看这出院结算单的电子签批,系统自动匹配患者信息,连手写批注都能识别转换,现在每天能省两小时呢。"小姑娘转动着鼠标,屏幕上的电子印章在台灯下泛着柔和的光。
窗外的梧桐叶已经泛黄,王建国摸了摸手腕——曾经因为长期手写落下的腱鞘炎,最近竟然没再犯过。他掏出手机给老张发消息:"老搭档,下周卫健委的经验交流会上,咱们可得好好讲讲这电子印章的故事,说不定能帮更多医院解开'签字难'的困局呢。"
手机屏幕亮起,老张秒回了个竖起大拇指的表情包,附带一句:"早就该让传统公章'退休'啦!"月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洒在办公桌上,那份曾经让他熬夜头痛的医联体协议,此刻正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安静地躺在服务器里,等待着下一次高效的流转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