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午夜热线》
凌晨两点十七分,林静的手指在医院咨询台的号码上悬了三秒。母亲的退烧药吃完了,物理降温始终退不下去,她不敢随便给老人吃其他药,只能试着打这个从没拨通的电话。
电话嘟嘟响了两声,突然跳转为机械女声:"您好,这里是市第三人民医院24小时咨询台。人工服务时间为早八点至晚十点,当前为智能服务时段,请根据语音提示操作......"
林静的指甲掐进掌心。母亲在里屋咳嗽起来,她转身看了眼床头的电子钟,荧光绿的数字刺得眼睛发疼。机械女声还在继续:"一号键,门诊预约;二号键,报告查询;三号键,住院部指引......"
"有没有紧急用药咨询?"她对着话筒低吼,尾音却带着颤音。话音刚落,听筒里突然传来电流声般的沙沙响,正当她以为线路故障时,一个柔和的女声出现了:"如果是急重症用药咨询,请按星号键转接特别通道。"
这个选项不在之前的语音菜单里。林静立刻按下星号键,心跳随着等待音加速。五秒后,那个女声再次响起:"您好,这里是'深夜暖灯'专线。本专线由本院退休护士团队录制,如需药品配伍禁忌咨询,请先说'需要帮助',然后描述药品名称及患者症状。"
"需要帮助!"林静几乎是喊出来的,"我妈吃了布洛芬混悬液没退烧,现在能换对乙酰氨基酚吗?她有高血压......"话筒里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,紧接着是一段沉稳的回答:"高血压患者可以短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,但需间隔四小时以上。请问患者体重多少?是否有胃溃疡病史?"
母亲的体重数字刚说出口,对方突然轻笑一声:"姑娘,你别慌,我不是真人。这些答案是李护士长把常用药配伍编成了数据库,你听着像真人,是因为我们录了三百多个语气词进去。"顿了顿,对方又说:"你现在去厨房煮点小米粥,等喂完药让阿姨靠床头半躺着,比平躺着舒服些。"
林静攥着电话的手慢慢松开。她这才注意到,背景音里有隐约的键盘敲击声,像是有人在远端实时调整程序。"您刚才说的'深夜暖灯'......"她想问却又止住,喉咙突然发紧。
"三年前流感大爆发,急诊护士站夜里总被咨询电话占线,张主任就带着我们几个退休的老护士做了这个专线。"对方的声音带着老式收音机般的沙沙感,"小姑娘,你知道吗?我们还录了段哄孩子的儿歌在系统里,前几天有个宝妈半夜打电话,孩子发烧哭闹,我就让系统播了《小星星》,听说宝宝听着听着就睡着了。"
母亲喝完粥后渐渐入睡,林静握着已经发烫的手机,忽然想起什么:"阿姨,你们什么时候会把这个专线关掉啊?"
电流声里传来几秒钟的沉默,像是有人在那边按了静音键。再开口时,对方的声音轻了些:"等医院能重新堆满真人咨询台的那天吧。不过姑娘,你记着,不管是真人还是机器,只要能帮到你们,就是好的。"
挂电话前,系统突然播放了一段杂音,像是不小心录入的背景音。林静听见有人在远处喊"陈护士长,该去做理疗了",接着是轮椅滑动的声音,然后是那个熟悉的女声笑着说:"来了,等我把这段咳嗽护理的录音存完......"
窗外下起了小雨。林静把母亲额前的湿发别到耳后,手机屏幕上还停留在医院咨询台的号码界面。这次她注意到,号码下方有行极小的字:"本系统由本院退休职工自愿维护,如需致谢,请拨打......"

她轻轻按下锁屏键,黑暗中,听筒里残留的那丝温暖似乎还在流动。原来有些温度,从来不是代码的巧合,而是一群穿了一辈子白大褂的人,把月光织成了灯,留在每一个需要光亮的深夜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