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急诊楼前的四十分钟》

消毒水的气味混着梅雨季的潮湿钻进鼻腔时,陈建军正盯着电动车仪表盘上的红色警报灯发愣。女儿小羽住院的第七天,他像往常一样从郊区老家骑电动车赶来送饭,没想到刚进医院大门,电量就跌破了临界值。

"师傅,充电桩在急诊楼后面。"保安大叔的声音打断了他的焦虑。顺着指示拐过廊桥,六排蓝白相间的充电桩映入眼帘,幸运的是还剩最后一个空位。他熟练地插上充电枪,屏幕显示预计充满需50分钟——足够赶在下午三点的探视时间前回到病房。

雨滴开始零星敲打遮阳棚时,陈建军正靠在充电桩旁啃着冷掉的包子。手机突然震动,是同病房的张大姐发来消息:"小羽又在问爸爸什么时候来。"他抬头看看充电桩屏幕,电量跳到了67%,红色警报灯已经熄灭。刚要松口气,却见屏幕突然黑屏,充电枪指示灯也随之熄灭。

"咋回事?"他猛地站起来,拍打充电桩机身。旁边正在给三轮车充电的老大爷见状,慢悠悠地说:"小伙子,这充电桩到点就断电,我上次充到一半也是这样。"原来医院为了避免过度充电引发安全隐患,给充电桩设置了自动断电程序,单次充电最长不超过40分钟。

陈建军看了眼手表,还差12分钟才满40分钟,难道是设备故障?他环顾四周,急诊楼的导诊台亮着灯,却不见值班护士的身影。雨滴越来越密,拍打在遮阳棚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。他试着拔下充电枪重新插入,屏幕却始终漆黑一片,如同一张无情的黑脸。

"师傅,能帮个忙吗?"他抓住一位穿白大褂的年轻人,对方胸前的工作牌显示是检验科的实习生。"可能是断路器跳闸了,您去急诊楼东侧的配电房看看?"小伙子指了指远处的灰色小屋。陈建军拔腿就跑,雨幕中他想起小羽第一次住院时,也是这样满医院跑着找医生的场景。

配电房的铁门锁着,门上贴着"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"的标识。他攥紧拳头又松开,转身跑回充电桩旁,掏出手机给物业公司打电话。等待接通的嘟嘟声里,他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,混着雨声,像极了监护仪上起伏的线条。

"喂?充电桩故障?您稍等,我们马上派人过去。"客服的声音带着机械的温和。陈建军低头看表,已经过去25分钟,电量停在67%纹丝不动。旁边的老大爷冲他招招手:"要不先用我的充电器?我这三轮车充得慢,你先应急。"说着递来一根布满划痕的充电线。

"那怎么好意思......"话没说完,他已经接过充电线。插头插入的瞬间,充电桩屏幕亮起,电流声嗡嗡作响。雨滴顺着遮阳棚边缘连成水帘,他突然想起老家屋檐下的雨串,每次下雨,小羽都会趴在窗台上数水滴。

"陈先生,是您报修充电桩吗?"穿蓝色工作服的维修师傅气喘吁吁地跑来,手里提着工具箱。检查一番后,他掏出钥匙打开充电桩后盖,"是继电器接触不良,刚才应该是临时断电保护。现在修好了,您可以继续充了。"

随机图片

屏幕上的充电进度条重新跳动时,陈建军发现老大爷已经默默拔了自己的充电线,三轮车的电量显示只有23%。"大爷,您......"对方摆摆手:"我家离得近,走回去就行,孩子要紧。"

雨停了,急诊楼的电子钟显示14:50。陈建军跨上电动车,电量格显示82%,足够支撑往返。后视镜里,维修师傅还在挨个检查充电桩,老大爷的三轮车正缓缓驶出医院大门。他突然想起什么,从帆布包里掏出两个刚蒸好的包子,追过去塞进老大爷手里。

探视时间开始的提示音响起时,小羽正盯着病房门口发呆。"爸爸给你带了糖醋排骨。"陈建军掀开保温桶,热气氤氲中,他看见女儿眼角的泪痕,突然觉得刚才那四十分钟的慌乱,都化作了此刻掌心的温度。

走廊里,充电桩的蓝色灯光次第亮起,像一串被雨水洗过的星星,照亮着每个匆忙又温暖的瞬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