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深夜药柜的光》

凌晨两点十七分,急诊楼走廊的灯在暴雨声中显得格外惨白。王建国揉了揉发酸的后颈,目光从药架上移到电子屏上。移动药房的智能补货系统又在右下角闪着提示灯,他伸手按了按老花镜,看见布洛芬缓释胶囊的库存数字正从"3"跳成"2"。

"王师傅,3床需要地西泮注射液。"年轻护士小李抱着病历本站在药房窗口,发梢还沾着从急诊室跑来时蹭到的雨水。

王建国转身走向冷藏柜,金属拉手在掌心沁出凉意。他数着第三层左边第二盒,突然瞥见电子屏上那个跳动的数字——地西泮注射液的库存数从"5"变成了"4"。智能系统的红光还没来得及亮起,他已经从货架深处又摸出一盒,铝制药盒在指间发出轻微的碰撞声。

"您怎么知道里面还有?"小李接过药时,目光扫过王建国身后井然有序的药架。这个推着三层药柜在急诊楼里转了二十年的老药师,总有些让电子系统都摸不透的"老办法"。

"上个月暴雨夜收过三个癫痫患者,"王建国用袖口擦了擦额头的汗,指节敲了敲冷藏柜第三层隔板,"那回系统显示没药了,我记得补货前最后一箱就藏在这儿。"他的语气里带着点老派手艺人的骄傲,仿佛在谈论某个独家秘方。

随机图片

窗外的雷声突然炸响,药房的灯光猛地暗了半秒。电子屏滋啦一声黑了屏,王建国心里咯噔一下,下意识伸手扶住身后的药架。小李的手机电筒光几乎同时亮起,光束扫过药柜时,照亮了他胸前那枚已经磨得发亮的工牌——"王建国,主管药师,工龄28年"。

"系统故障了,"小李快速滑动着平板,"应急方案启动的话,移动药房的备用电源只能维持...""恒温柜最多撑两小时。"王建国接过话头,已经开始在药架间穿梭。他的右手像装了雷达,准确无误地从不同格子里取出硝酸甘油、多巴胺、肾上腺素,左手同时在纸上记录着药品名称和数量,字迹力透纸背。

当第五个急诊患者被推进来时,王建国的白大褂已经湿透了。他看着小李举着平板核对他手写的药品清单,突然发现这个总被他嫌"玩手机太多"的姑娘,划动屏幕的手势和他当年拨弄算盘珠子的节奏竟有些相似。

"王师傅,系统恢复了!"小李的声音里带着惊喜。电子屏重新亮起的瞬间,王建国看见地西泮注射液的库存数正在自动跳升——最新一批补货已经从中心药房出发,预计十分钟后到达。他摸出老花镜仔细看了看,发现补货数量比平时多了两盒,系统居然记住了上个月暴雨夜的消耗数据。

"您看,"小李指着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数字,"智能算法会根据历史数据和天气预警自动调整补货量。不过..."她忽然抬头,目光落在王建国汗湿的衬衫上,"刚才要不是您记得那些备用药品的位置,恐怕..."

凌晨四点,雨势渐小。王建国推着药柜走向更衣室,路过移动药房的智能货架时,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那个曾经被他抱怨"冷冰冰"的电子标签。标签突然亮起微光,像是某种无声的回应。他想起三十年前刚当学徒时,老师傅教他辨认草药时说的话:"药柜里藏着的,不只是药,还有人心。"

现在,电子屏上的数字还在轻轻跳动,像极了监护仪上平稳的心跳。王建国笑了笑,把写满字迹的补货单塞进白大褂口袋——有些东西正在改变,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变。就像此刻透过百叶窗照进来的晨光,既照亮了智能系统的蓝光,也温暖着老药师磨破了边的皮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