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血袋谜案》

凌晨三点的血站大楼像座寂静的堡垒,制冷机房的嗡鸣透过天花板渗进值班室。林悦揉了揉发酸的眼皮,第无数次看向墙上的电子钟。作为今晚唯一的值班护士,她总觉得这夜比往常更难熬些。

冷藏库的警报声就是在这时撕裂空气的。林悦猛地站起身,白大褂下摆扫落了桌上的保温杯。她冲进低温库区时,扑面而来的寒气里隐约有股铁锈味——这不该出现在零下25度的环境里。

第三排货架中部,一袋A型血袋像个肿胀的水母悬在金属架上。透明的袋身裂出不规则的口子,暗红色液体正顺着支架滴落在白色瓷砖上,形成蜿蜒的痕迹。林悦倒吸一口冷气,她清楚记得,这批血袋下午才做过入库质检,当时每个袋子都用指尖敲过,绝无气泡或裂痕。

更诡异的是,破损血袋周围的其他血袋表面凝着细密水珠,像是刚从温水里捞出来。林悦掏出手机照向温控仪,屏幕上赫然显示着15℃——这足以让红细胞在三小时内大量溶血。她手忙脚乱地调整参数,余光瞥见监控屏幕里自己苍白的脸,突然想起上周值夜班时,曾听见冷藏库方向传来类似玻璃碎裂的轻响,当时以为是幻听,没敢深究。

凌晨四点十五分,当她第三次进入库区核查时,发现又有两袋O型血出现蛛网般的裂纹。这次她没急着处理,而是蹲下身仔细观察:裂口边缘呈焦黄色,像被某种高温物质瞬间灼穿,可袋体其他部位还结着薄霜。林悦喉咙发紧,鬼使神差地掏出随身带的手电筒,往货架底部照去。

光束掠过金属支架时,她看见一道极细的褐色痕迹,从第一排货架延伸到破损血袋下方。那痕迹干涸结块,状似某种液体长期渗漏后的残留。林悦突然想起上个月退休的老站长说过,十年前血站曾发生过一次严重的制冷系统故障,当时有二十多袋血液报废,后来虽换了设备,但总有些老旧管道没彻底清理干净......

手机在掌心震动起来,是值班保安打来的:"林护士,监控室这边显示,您刚才进库区时,冷藏库的门好像自己开过?"林悦的后背瞬间沁出冷汗,她猛地转头看向墙上的电子锁记录——凌晨三点零七分,确实有过一次开门记录,而那时她明明在值班室打盹。

随机图片

当第一缕晨光爬上窗台时,林悦终于在设备间的角落找到那截生锈的铜管。管道接口处缠着泛黄的胶带,胶带上隐约印着"2013.7.15"的字样。她突然明白过来:十年前那次事故后,残留的制冷剂可能与血袋材料发生了缓慢的化学反应,随着管道老化,微量泄漏的氟利昂逐渐侵蚀袋体,在低温下形成应力裂纹,而今晚的温控系统波动,正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晨光中,林悦看着工人抬走那几袋破损的血液,鞋尖不小心蹭到地上的血迹。暗红色在白色鞋边晕开时,她忽然想起老站长退休前说的话:"血站的每一滴血都有故事,咱们得替它们守好安全关。"此刻她才真正明白,有些隐患就像埋在暗处的种子,只有用最严苛的目光反复审视,才能阻止它们在阴影里发芽。

消毒水的气味再次弥漫开来时,林悦掏出笔记本,工工整整地写下:"建议对2015年前入库的老旧管道进行全面检测,重点排查氟利昂残留......"窗外,早班同事的脚步声渐近,新的一天,又将在无数袋带着体温的血液流转中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