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血样谜案》

凌晨三点的急诊大楼像被按了慢速键,输血科的陈主任盯着血型仪上跳动的数字,眉头拧成了麻花。第37床的外伤患者王建军,第一次交叉配血显示O型血,可这会儿复查结果却变成了AB型。

"小李,把昨天的原始血样调出来。"陈主任敲了敲操作台,不锈钢台面发出冷硬的声响。夜班护士小李揉着眼睛从标本柜里取出真空管,离心后的血清层清晰如常,可滴在玻片上与抗A抗B血清相遇时,原本该寂静的淡粉色液体,竟泛起了细密的凝集颗粒。

"见鬼了。"陈主任摸出白大褂口袋里的老花镜,凑近显微镜。红细胞像被无形的手撮合,聚成了杨梅状的团块——这是典型的AB型血反应。可昨天下午他亲自做的正反定型,明明是O型无误。

随机图片

走廊传来 gurney 车轮的吱呀声,陈主任抬头看见护士推着王建军去做CT。这个建筑工人脸色苍白,左臂缠着渗血的绷带,眼神却出奇清亮。"大夫,我这血...是不是有啥问题?"他忽然开口,喉结在干燥的皮肤上滚动。

"先安心检查。"陈主任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,指尖摩挲着玻片边缘。十年前他遇见过一例白血病患者血型变异,但那是缓慢的基因突变,而眼前的变化发生在短短十小时内。更诡异的是,电脑里保存的第一次检测数据明明显示抗A抗B均无凝集,可现在原始玻片却不翼而飞。

"主任,找到了!"小李举着个落灰的试剂瓶从 storage room 出来,"您说的那批抗A血清,之前批号有误,上个月就该报废的。"陈主任接过瓶子对着灯光细看,批号确实对不上。可他清楚记得昨天用的是新开封的试剂,难道是自己记错了?

东方泛起鱼肚白时,王建军的第三份血样结果出炉:A型。陈主任盯着血型仪上的"A"字,后颈泛起细密的冷汗。他翻出患者的既往体检报告,三个月前在社区医院查的还是O型。"有没有可能是...混合血?"小李怯生生地问,"比如刚输过血?"但病历显示患者从未接受过输血治疗。

晨光穿透百叶窗,在操作台上切割出明暗相间的条纹。陈主任拨通了血液中心的电话,对方听完连称不可思议:"除非是嵌合体,但那概率比中彩票还低。"挂掉电话时,他看见王建军正坐在走廊长椅上抽烟,烟灰簌簌落在蓝白条纹的病号服上。

"师傅,您最近去过什么特别的地方吗?"陈主任递去一次性杯子,里面盛着温热的葡萄糖水。男人夹着烟的手顿了顿,烟灰跌进领口:"上个月去秦岭腹地找过一种药草,当地人说能治风湿...山沟里雾大,摔进过一个岩洞,里面有片从没见过的紫色苔藓..."他忽然打了个寒颤,声音低下去,"那些苔藓沾到伤口上时,特别凉,像有虫子在爬。"

中午换班时,陈主任在更衣室撞见值夜班的老张。"老陈,你记得十年前那个血友病患吗?"老张往保温杯里续着浓茶,"他临终前血样突然变成AB型,当时你非说要等基因检测结果,结果...""别说了。"陈主任按住对方的手腕,声音里有不易察觉的颤抖。窗外传来救护车的鸣笛,阳光正盛,却照不暖他后颈的寒意。

王建军出院那天,陈主任把最后一份血样锁进了特殊标本柜。电脑里的检测记录被反复修改过三次,最终定格在"O型血,配血相合"。当他转身时,看见玻璃窗上凝着薄薄的雾气,像极了秦岭岩洞里的晨雾。柜中血样在阴影里静静躺着,没人知道下一次检测,它会呈现怎样的血型密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