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镜下碎片》
凌晨三点的病理科实验室泛着冷白的光,陈璐盯着显微镜下那团模糊的组织切片,右眼皮突然跳了起来。她转动微调旋钮,试图看清细胞核形态,玻璃载玻片却在物镜下突然迸裂,清脆的碎裂声惊得她往后一缩。
"又碎了?"身后传来老张的声音。这位工龄三十年的技师揉着眼睛从值班室出来,白大褂第二颗纽扣永远松着,露出锁骨下方暗红色的烫伤疤痕。陈璐注意到他看向切片机时,浑浊的瞳孔里闪过一丝异样。
这已经是本周第三例切片破碎事件了。往常精准的全自动切片机仿佛突然有了脾气,明明设定好的3微米厚度,切出的组织却像被无形的手碾过,玻璃片轻则出现蛛网状裂纹,重则碎成齑粉。更诡异的是,破碎的总是编号带"07"的样本——2007年那场医疗事故的幸存者编号?陈璐摇摇头,觉得自己太多疑。
"07年...你听说过那个事吧?"老张忽然开口,往咖啡机里倒咖啡的手顿了顿,"那年我还是切片组组长,有个肺癌患者的冰冻切片误诊,后来解剖发现是良性腺瘤。家属闹到科室时,正赶上这台老古董刚装机。"他敲了敲切片机银灰色的外壳,金属表面映出他眼角深如刀刻的皱纹。
陈璐接过咖啡杯,指尖触到杯沿一道不易察觉的缺口。她想起上个月整理档案时,曾看到2007年第07号样本的记录栏被人用修正液涂改过,当时以为是笔误,现在却像根细针扎在记忆里。
"叮"的一声,新的切片完成。陈璐屏住呼吸拿起载玻片,淡粉色的组织上赫然横穿一道裂痕,像极了手术缝合线的形状。她猛地转头看向监控屏幕,却发现凌晨三点的走廊里,有个穿白大褂的身影正推着标本车经过,那人左袖口露出的皮肤...和老张的烫伤疤痕一模一样。
"小璐,"老张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带着某种压抑的颤抖,"去把2007年的病理档案调出来,编号07143。"他掏出钥匙打开资料柜最下层,陈年纸张的霉味混着福尔马林气息扑面而来。档案袋里掉出一张泛黄的照片,年轻的老张站在切片机旁,旁边站着个戴圆框眼镜的医生,左腕缠着纱布——和刚才监控里的人影分毫不差。

"他是王医生,当年负责那例误诊。"老张摸着照片喃喃道,"事故后他转去了后勤,可上个月...科里新招的标本运送员,你注意过他左腕的疤吗?"陈璐忽然想起那个总低着头的男人,每次交接标本时,袖口总会刻意遮住手腕。
切片机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,陈璐冲过去时,看到操作屏上的程序代码正在自动篡改,原本的切片厚度参数被替换成了乱码,而最下方的运行日志里,密密麻麻排列着"07143"这个编号。老张颤抖着按下紧急停止键,机器轰鸣声渐止,空气中浮动着细微的玻璃粉尘,像极了十七年前那场解剖台上的雪花。
天快亮时,保卫科在地下室找到了那台被拆解的旧切片机,齿轮间卡着半片带血的组织——正是当年失踪的07143号样本。监控显示,凌晨三点的病理科走廊,运送员推着标本车经过监控死角时,白大褂下露出的左手,正握着一把带锯齿的玻璃刀。
陈璐站在窗前,看晨光染白远处的住院楼。老张把染血的档案袋交给警方时,她注意到档案封皮内侧用铅笔写着行小字:"每片碎玻璃都记得真相。"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,像无数片载玻片在显微镜下轻轻震颤,那些被切成微米级的人生片段里,藏着比癌细胞更难根治的东西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