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张在医院污水处理站守了十五年,每天雷打不动绕着设备巡检三圈。这天清晨,他掀开污泥池井盖时,手电筒的光束里浮着厚厚一层灰黑色絮状物,比往日足足厚了两指——污泥量不对劲。
“老规矩,昨天各科室排水记录没超啊。”老张摩挲着油腻的安全帽檐,翻出泛黄的巡检本。本子上记着近半年污泥产出量,像心电图似的波动平稳,可今早的数据像是突然蹦高的尖峰。他攥着铁撬棍撬开污泥脱水机的检修口,滤网上缠着几缕可疑的蓝紫色纤维,这颜色在医院耗材里可不常见。
顺着管道查,老张锁定了住院部B区的排污支线。凌晨三点,走廊尽头的感染科病房泛着微光,消毒水味里混着股怪味。他扒着排污口管道往里瞅,管壁上挂着黏糊糊的凝胶状物质,用镊子一挑,竟扯出半片印有“生物吸附膜”的包装袋碎片。

“李护士长,你们科最近用这玩意儿?”老张攥着碎片闯进护士站,把值夜班的李姐吓一跳。李姐推了推眼镜:“上周新来的重症患者,用的是新型创面吸附敷料,就这包装……但废水处理流程没改啊,都是按规消毒后排的。”
老张心里打鼓,蹲在感染科排污管井边守了个通宵。天蒙蒙亮时,保洁阿姨推着的医疗废物车引起他注意——车里除了黄色垃圾袋,竟藏着几个没封紧的透明罐,罐底沉着暗紫色泥状残渣。“这玩意儿咋没按感染性废物处理?”老张声音发紧。保洁阿姨支支吾吾:“新来的护工不懂,说这是‘吸附完的废膜’,倒在……”话没说完,老张已经冲向污水处理站的监控室。
调监控才发现,三天前有个护工图省事,把失效的生物吸附膜直接倒进了洗手池。那些吸附过感染创面渗出液的膜,遇水分解成胶体,裹挟着病菌和杂质,在污水处理系统里抱团成泥。更糟的是,吸附膜里的高分子材料让污泥絮凝性骤变,脱水机根本啃不动这些“黏糊团”。
“老张,污泥池快满了!”电话里传来同事的惊叫。老张抹了把脸,抓起对讲机吼:“通知各科室,今天起所有新型耗材废水单独收集!马上联系环保科做污泥成分检测……”晨光里,他又开始绕着设备巡检,只是这次手里攥着的,是张写满“生物耗材废水预处理流程”的草稿纸——污水处理站的“神秘访客”虽被揪出,可这教训,得让所有人都记牢。
(全文987字)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