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秋的晨雾还没散尽,社区广场上那辆白色体检车就“嗡嗡”启动了。护士小林蹲在血检仪旁校准参数,玻璃窗外已排起长队——都是穿着灰蓝工装、鬓角泛白的老街坊。
“李大爷,您坐这儿。”小林扶着颤巍巍的老人坐下,递上一次性采血针。血样刚推进检测仪,机器突然“嘀嘀”尖叫,红灯疯狂闪烁。排队的人群瞬间噤声,李大爷攥着衣角直哆嗦:“姑娘,这、这是咋了?”
小林心里也紧了紧,却先稳住声线:“仪器报警说明指标有异常,您别慌。”她快速调出检测数据,血糖值赫然飙到18.6mmol/L,远超正常范围。抬头再看李大爷,面色潮红,呼吸带着隐隐的甜腥气——典型的酮症酸中毒前兆。
“张主任!”小林扯着嗓子喊车外的主治医师,指尖飞速翻找老人的体检登记。档案里写着李大爷独居,子女在外地,平时总说“能吃能睡”不肯上医院。这会儿他正拿手帕擦汗,嘴角挂着自嘲:“就爱吃糖火烧,没想到……”

体检车空间狭小,却瞬间成了急救战场。张主任扒开人群冲进来,摸脉搏、看瞳孔,果断下令:“马上联系社区卫生站,备胰岛素,通知家属!”小林一边给老人测指尖血氧,一边拨通家属电话,声音里的急切让听筒那头瞬间安静:“叔的血糖爆表了,再拖要昏迷的!”
排队的居民们自发让出通道,社区主任踩着自行车风风火火赶来,后座驮着卫生站的急救箱。阳光穿透晨雾照进车厢,仪器的警报声渐弱,取而代之的是心电监护仪规律的“嘀嗒”声。李大爷攥着小林的手腕,浑浊的眼睛泛着水光:“姑娘,要不是这机器叫……”
三小时后,家属从高铁上打来电话,哽咽着说老人已住进内分泌科,酮体指标正在下降。小林擦着额头的汗,望着重新启动的血检仪,突然听见窗外有人嘀咕:“这铁家伙真厉害,比咱们老脑筋灵多了。”她笑着摇头,指尖拂过仪器外壳——冰冷的金属里,藏着能揪回生命的温柔。
暮色漫进体检车时,小林在登记本上画下红圈:今日预警3例,转诊2人。晚风卷着银杏叶掠过车身,那台曾尖叫的检测仪,正静静等候下一个需要被“叫醒”的黎明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