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科手术室里的“转速危机”

手术室里的异常震动

周五下午,口腔科手术室像往常一样忙碌。李医生正准备给患者做根管治疗,接过护士递来的牙钻,刚启动没两秒,手里的器械突然传来异样震动——转速表显示数值忽高忽低,钻头运转的声音也变得“嘶嘶”发涩。

“停!设备有问题。”李医生立刻撤下牙钻,患者被临时安排到观察区。手术室里,护士小周攥着设备登记本犯愁:“这台牙钻上周才保养过,怎么会转速不稳?”

揪出转速异常的“真凶”

第一步:排查外部连接

李医生先检查牙钻与主机的接口,插拔两次,重新启动——转速还是乱跳。排除线路松动,矛头指向设备内部。

随机图片

第二步:拆解机芯观察

(注:非专业人员勿模仿!这里是医院器械科专员操作)器械科张工戴着白手套拆开牙钻手柄,发现传动轴齿轮有细微磨损,润滑油也出现乳化。原来上周保养时,实习生误把普通润滑油当成牙科专用油,低温下黏度变化导致齿轮咬合不稳,转速才失控。

第三步:模拟测试验证

换上新齿轮,用专用润滑油养护后,张工连接测试台。转速表数值稳稳停在设定区间,震动和异响彻底消失。

给新手的3个避坑提醒

1. 设备保养别“想当然”

牙科器械耗材有特殊性,润滑油、密封圈都得用专用款。像牙钻这种高速运转器械,一丁点保养误差都会放大成故障。

2. 异常信号早警惕

转速不稳、震动异常、噪音刺耳,都是设备“求救信号”。别等彻底罢工才修,提前排查能避免手术中掉链子。

3. 建立双人核查机制

每次术前,医生、护士双核对设备状态(比如启动牙钻空转3秒,观察转速表+听声音),把隐患拦在手术室外。

这场“转速危机”折腾了两小时,好在没耽误患者治疗。事后李医生总说:“口腔科设备像精密钟表,一丝一毫的异常都藏着大问题。新手入门,先学会和设备‘对话’——听它的声音,看它的参数,故障就没那么可怕。”

标签:医院口腔科,牙钻故障,手术室危机,设备维护,医疗安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