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库里的“调皮哨兵”
周一清晨,护士小林像往常一样去药库做巡检。推开药库门,目光先落在墙角的温湿度计上——这玩意儿可是药库的“哨兵”,关乎胰岛素、疫苗这类特殊药品的储存安全。可今天,屏幕上的数字看得小林皱起眉:温度显示28℃,湿度居然飙到85%,这和药库恒温恒湿的设定压根对不上。
异常初现:数字在“说谎”
小林绕药库走了一圈,空调外机嗡嗡转着,通风口也没堵塞,怎么温湿度会失控?她掏出手机里的便携温湿度仪,在同一位置测了测:温度22℃,湿度55%,标准得很。“敢情是温湿度计在‘说谎’?”小林嘀咕着,把仪器贴在墙上的温湿度计旁边对比,差距越看越心慌。
药库管理员张姐接到通知赶来,盯着数据直摇头:“这台设备刚校准过不到俩月,咋突然发疯?”两人翻出设备台账,发现温湿度计安装时,位置选在了离空调出风口半米处——虽说当初觉得方便读数,可空调送风时的温差,会不会悄悄“骗”了传感器?

排查迷雾:到底哪出问题
第一步,揪出“环境陷阱”。张姐搬来梯子,把温湿度计挪到药库中央的空旷处,远离空调、通风口和药品堆垛。重新通电后,数据开始缓慢回落,可波动还是比便携仪大。第二步,拆穿“设备谎言”。联系厂家工程师远程检测,才知道传感器进了灰尘,灵敏度大打折扣。原来上周药库打扫时,扬尘钻进了设备缝隙,让温湿度计成了“近视眼”。
小林攥着检测报告直叹气:“原来不光要定期校准,日常维护也得盯着环境和设备清洁。”张姐边给温湿度计做除尘保养,边念叨:“这就跟养孩子似的,得看住吃喝拉撒,设备也得防着灰尘、温差这些‘捣蛋鬼’。”
危机化解:给“哨兵”正名
清理完传感器,温湿度计重新校准,数据终于和便携仪同步了。两人又给药库设备列了张“养护清单”:每周除尘、每月交叉比对数据、每季度联动厂家做深度检测,连温湿度计的安装位置都标成了“远离风口1.5米以上”。
当晚交班时,小林在日志里写下:“药库温湿度计的异常,藏着环境、维护、校准的连环题。盯紧每个细节,才敢说守住了药品安全的第一道门。”
(标签:医院药库,温湿度计异常,药品储存,设备巡检,安全教训)
(故事里藏着温湿度计异常的排查逻辑,新手顺着情节能看懂:发现异常→对比验证→揪环境/设备问题→修复+长效养护。日常巡检里的小异常,其实是在教我们怎么给药品“守好家”~)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