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验科里的“小意外”:离心管破裂记
新手遇上离心机
小李刚轮岗到检验科,盯着眼前的离心机犯怵。带教老师说过,离心管是检验科的“小炮弹”,没摆弄明白就容易“炸”。可今天偏偏要独立处理血液样本,她攥着离心管的手都发白了——这管里装着抗凝全血,得平衡着放进转子里,转速还得调到3000转/分钟。
意外在“嗡嗡”声里炸开
小心翼翼把两对离心管对称放好,盖紧机盖,按下启动键。离心机开始低速运转,“嗡嗡”声里,小李紧盯着仪表盘。可才过30秒,刺耳的摩擦声突然冒出来,跟着是液体飞溅的“滋滋”响。她猛地关停机器,掀开盖子一看:其中一管离心管裂成了两半,红色液体渗得到处都是,转子槽里还卡着碎片。
慌乱里的“排雷”课
“别碰!先断电!”同事小张冲过来,边戴手套边解释,“离心管破裂大概率是没盖紧盖子,或者平衡没做好。这时候得先消杀,再拆转子清理。”小李蹲在旁边,看小张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污染区,又用镊子夹出碎管,才懂离心机停转后也有惯性,贸然伸手多危险。清理完,小张指着完好的离心管教她:“盖子要听到‘咔嗒’声,两两重量差不能超0.1克,就像天平两边得一样沉。”
藏在破裂里的门道
后来小李才知道,离心管破裂的“雷”埋得很细:管子本身有裂纹没检查、装液超过刻度线(高速旋转时液体往外冲)、转子没卡紧……这些细节像检验科的暗线,新手稍不留意就踩坑。那天处理完,她在笔记本上记:离心前先“三查”——查管子完整、查液面刻度、查对称平衡,这才是和离心机和平共处的密码。
给新手的贴心话
检验科里,离心管破裂不算罕见,但每一次意外都是“活教材”。记住操作前把离心管攥手里转一圈(看透明度和韧性),装样别贪心(液面低于刻度2mm),放转子时像拼拼图一样对称——这些小事,能把“破裂危机”挡在离心机外头。

(标签:检验科故事,离心管破裂,新手操作,实验室安全,医疗科普)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