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镜中心清洗槽里的“惊魂血迹”

清洗槽边的意外发现

那天早班,我刚换好护士服走进内镜中心,一眼就瞅见清洗槽里泛着暗红的痕迹。这清洗槽前一晚明明跟着夜班同事消杀过,咋会有“血迹”?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攥着记录本的手都紧了。内镜中心的清洗流程可是医疗安全的关键,这不明血迹要是和消毒不到位挂钩,想想都头皮发麻。

追查:从疑惑到紧张

顾不上晨会上要汇报的事儿,我赶紧掏出手机给带教的张护士长发消息。张姐赶来时,眉头也拧成了“川”字,蹲在槽边仔细端详:“先别慌,咱查流程、调监控。” 俩人翻出前一天的内镜使用记录,最后一台是急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,内镜送回来时通道里还沾着凝血块。夜班护士小李回忆,当时着急换班,可能冲洗环节没做到位,血渍顺着内镜通道滴进了清洗槽, overnight 后渗得更明显。

随机图片

真相背后的细节课

张姐没急着批评,拉着我和小李站在清洗槽旁复盘。“内镜清洗分预洗、酶洗、漂洗、消毒好几步,每一步都得盯着。就说预洗吧,得把内镜里的血液、黏液全冲掉,不然这些有机物会影响后续消毒效果。” 她指着槽壁的暗红痕迹,“这事儿提醒咱,哪怕急诊再急,流程也不能打折扣。新手最容易栽在‘赶时间’上,可医疗里的‘差不多’,就是给风险留口子。” 说着,她带我们重新走了遍清洗流程,手把手教怎么检查内镜通道的残留,怎么确保清洗槽每次消杀彻底。

新手该懂的“细节防线”

那天之后,每次碰清洗槽,我都会想起那抹暗红。原来医疗里的“干净”,不是肉眼瞅着没污渍就行,得揪着流程里的每个细节死磕。就像内镜中心的清洗槽,它不光是个容器,更是守护患者安全的第一道关卡——漏过一丝血迹,都可能让消毒功亏一篑。对咱新手来说,盯着流程、别怕麻烦、多问老同事,就是筑牢这道防线的法子。

(标签:医院故事,内镜中心,清洗槽,医疗细节,职场成长)

(故事里藏着内镜清洗的关键逻辑,新手能从“血迹惊魂”里摸到医疗流程的严谨性。每个细节都像颗钉子,钉牢了才能守住安全底线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