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醉科里,喉镜灯泡为啥“调皮眨眼”?
喉镜灯泡的异常闪烁
那天手术安排得紧,我跟着带教陈老师进手术室,手里攥着喉镜,手心都沁出汗。患者麻醉诱导完毕,陈老师示意我准备插管——这可是新手麻醉师的“大考”。刚把喉镜凑近患者口腔,喉镜前端的灯泡突然开始闪烁,明一下暗一下,像个调皮的孩子眨眼睛。视野瞬间变得忽明忽暗,我手都抖了,差点把喉镜甩出去。
“别慌,先撤回来。”陈老师声音稳,却透着严肃。手术室里的气氛一下子绷紧,巡回护士也凑过来:“设备咋了?”我额头冒冷汗,心里直犯嘀咕:喉镜灯泡咋突然“抽风”?这节骨眼掉链子,不会耽误手术吧?
探寻闪烁背后的答案
陈老师接过喉镜,先拧开电池仓——一节电池松动得厉害,触头氧化得发灰。“先看电源。喉镜灯泡闪烁,最常见是电池接触不良,或者电量见底。”他边说边取出电池,用纱布擦触头,重新塞回去,灯泡瞬间亮得稳稳的。
“还有两种可能。”陈老师没急着让我继续操作,反而掰开喉镜外壳,指给我看灯泡底座,“灯泡和卡座接触松了,或者灯泡寿命到了。新手总忽略设备检查,术前没确认喉镜状态,才会临阵掉链子。”这话像针,扎得我脸发烫——术前准备时,我光顾着背插管步骤,压根没检查喉镜电池和灯泡。

后来陈老师又教了套“喉镜自检三步法”:拧电池、晃喉镜(看灯泡晃不晃)、开开关(观察亮度稳不稳)。他说,麻醉科里设备像战友,术前不“打招呼”,上了战场准掉链子。那天的手术总算顺顺当当,可我心里的“警钟”却响个不停。
新手要懂的喉镜“脾气”
现在再碰到喉镜灯泡闪烁,我敢淡定排查了:先瞅电池,再看接口,最后考虑灯泡寿命。原来医疗设备的“小脾气”,藏着无数细节——喉镜灯泡不是“永动机”,电池要定期换,触头得常清洁,就连存放时都得轻拿轻放,别让零件松动。
那次“灯泡危机”,成了我麻醉生涯的“启蒙课”:手术台上,每一件工具的状态,都牵着患者的安危。新手别怕设备出问题,怕的是碰到问题只会慌,却不去学背后的门道。就像喉镜灯泡的闪烁,看似是小故障,实则在教你读懂设备的“语言”。
(标签:医院故事,麻醉科,喉镜,医疗设备,新手成长)
(结尾自然收束,把设备维护和新手成长的感悟落点轻轻托出,没有刻意的总结词,却让读者能品出新手从慌乱到从容的成长线,以及医疗设备细节背后的安全逻辑。)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