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疗盘里的“移位风波”

新手护士小夏推着治疗盘走进302病房时,心里还想着晨间护理的流程。可刚把治疗盘搁在床边柜上,余光扫到盘里的物品——碘伏棉球罐歪在一边,镊子筒和针剂盒的位置也乱了套。这让她瞬间慌了神:“明明出发前摆得整整齐齐,怎么这会儿全移位了?”

随机图片

揪出移位的“真凶”

带教老师李姐正巧路过,瞧见小夏攥着治疗盘发愣,笑着问:“怎么啦?治疗盘里的‘小兵’造反啦?”小夏苦着脸复述疑惑,李姐指了指治疗盘边缘:“先看看盘子的结构。治疗盘分格子,但移动时要是没固定好物品,推车晃、转弯急,东西就容易跑位。你刚才推盘的时候,是不是走得急,转弯没减速?”

小夏回忆起推盘的过程:晨间忙,推车时脚步快,过走廊拐角没放缓,治疗盘跟着晃了好几下。李姐又指着盘里的物品:“再看摆放——碘伏罐、镊子筒这些重的没放底层,针剂盒轻飘飘的搁在边上,一晃就‘串门’。治疗盘里的物品得‘按规矩站队’,重的、常用的固定在盘底角落,轻的、怕碰的靠里摆,还要给它们‘留好位置’。”

规范摆放的门道

李姐带着小夏重新整理治疗盘:

  • 分层归类:把消毒用品(碘伏、棉签)、注射用具(针剂、注射器)、辅料(纱布块)分成三堆,每堆对应治疗盘的格子;
  • 重心稳当:像碘伏罐这种有重量的,放在治疗盘最底层的角落,镊子筒挨着它“站稳”;
  • 留出缓冲:针剂盒这类轻物件,摆在内侧,和盘边留1指空隙,避免推车晃动时直接撞边移位;
  • “固定”小技巧:用防滑垫铺在盘底(科室常备的硅胶垫),把物品稳稳“粘”在原位。

重新摆放后,小夏推着治疗盘走了趟“模拟路线”:加速、转弯、刹车,盘里的物品居然纹丝不动。李姐笑着补了句:“治疗盘是咱的‘移动百宝箱’,摆不对,干活时找东西耽误时间,还可能碰倒无菌物品。下次出发前,先给盘里的‘小伙伴’排好队,推车也别着急,稳着走才省心。”

新手的“盘内启示”

那天后,小夏养成了“三查治疗盘”的习惯:出发前检查摆放(重稳轻靠、分类归位),推车时控制速度(转弯慢、刹车缓),到病房后再瞄一眼物品位置。慢慢发现,治疗盘里的物品再也没“乱跑”,护理操作效率都高了不少。

对新手来说,治疗盘里的物品移位,看似是件小事,实则藏着护理细节的门道——摆得稳,干得顺,患者的安全也多份保障。往后再碰到类似问题,先别急,像拆“移位谜题”一样,从摆放逻辑、推车动作里找答案,准能摸出门路。

(标签:护理故事,治疗盘管理,新手护士成长,医院日常,物品摆放规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