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院信息科服务器宕机:一场紧急救援实录

平静被警报打破

周三上午,医院里人来人往,挂号、缴费、医嘱录入……所有流程都依赖信息系统运转。信息科的小张正盯着监控屏巡检,突然,服务器告警灯疯狂闪烁——核心业务服务器宕机了。门诊收费处传来消息:“系统登不上,病人扎堆了!”住院部也紧急反馈:“医嘱开不了,药都没法配!”

紧急排查:找“病灶”的20分钟

小张第一时间冲进机房,先看服务器硬件状态:电源灯亮着,风扇在转,可系统就是没响应。他掏出笔记本,远程连接日志服务器,翻找报错记录。“磁盘I/O超时?难道是存储阵列出问题?”他一边给科室老陈打电话求援,一边扒拉存储设备的指示灯——果然,有块硬盘红灯闪烁。

随机图片

老陈赶来时,小张已经画出故障链:服务器读写存储阵列时,因硬盘故障触发阵列保护,导致服务器“假死”。两人快速分工:老陈联系存储厂商远程诊断,小张准备应急方案——先尝试重启服务器,同时协调临床科室启动纸质应急预案(比如手工开单、临时登记收费)。

协同救援:和时间抢节奏

重启服务器的3分钟里,信息科主任带着人跑遍各科室:给门诊导诊台送手写登记模板,跟住院药房沟通“先凭科室签字发急救药”。另一边,存储厂商远程确认:硬盘物理损坏,需临时屏蔽故障盘,重启阵列控制器。

15分钟后,存储阵列恢复通讯,服务器终于重新启动。小张紧盯着系统自检进度,等“业务数据库服务启动”的提示跳出,立刻通知各科室:“试试登系统!”门诊收费处传来欢呼:“能登录了!”但小张没敢放松,又盯着监控看了半小时,确认数据读写、业务交易都正常,才瘫坐在椅子上。

事后复盘:给新手的3个提醒

这场“宕机危机”结束后,信息科开了复盘会。对新手来说,有3个关键教训:

1. 日常巡检要盯紧硬件信号

像服务器告警灯、存储硬盘指示灯,这些硬件“表情”藏着故障前兆。小张要是早发现硬盘预警,或许能提前换盘。

2. 应急预案得落地

纸质流程、手工操作的步骤,平时得演练,不然紧急时刻科室人员抓瞎。

3. 协作链条要清晰

和厂商、临床科室的沟通渠道,得提前理清楚。这次多亏存储厂商响应快,科室配合度高,才把影响压到最小。

服务器宕机像颗“定时炸弹”,但只要摸清故障逻辑、练熟应急步骤,信息科就能当好医院的“数字保镖”。新手别怕踩坑,多跟这类实战案例死磕,下次遇到危机,你也能稳得住。

标签:医院信息科,服务器宕机,故障处理,信息系统,运维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