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院设备科里的“工具危机”

周一清晨的“意外”

周一清晨,医院设备科的库房里,小李正攥着扳手,准备去修急诊室那台报警的监护仪。可刚拧了两下,扳手“咔嗒”一声,手柄和金属杆居然分家了。这突如其来的损坏,让他瞬间攥紧了手心——新手最怕工具掉链子,这活儿还咋干?

急诊室的电话催得急,小李慌忙翻找备用工具,却发现备用扳手也不在工位上。他攥着半截扳手往科长办公室跑,额头冒着凉汗:“张科长,工具坏了,急诊那边……”张科长抬眼瞅了瞅断柄,眉头皱成个“川”字:“先借外科器械室的临时用,回头咱得掰扯清楚,工具咋就坏成这样。”

追查:工具损坏的“真面目”

午休时,设备科围坐分析“扳手惨案”。张科长把断扳手摆在桌上:“新手常犯的错——用完不保养,使劲没分寸。这扳手锈迹都渗到接缝里了,上次谁用完没做清洁?” 小李红着脸举手:“上回修CT室的设备,赶时间没擦……”

原来,维修工具的损坏,一半是“用狠了”,一半是“养懒了”。比如扳手这类五金工具,用完不清洁、不涂防锈油,金属部件受潮生锈,受力时就容易脆断;螺丝刀要是总拧超出量程的螺丝,刀头也会变形报废。张科长敲着桌面总结:“工具是咱的‘武器’,不养护,上战场就得栽跟头。”

修好工具,更修好“习惯”

当天下午,张科长带着小李“抢救”工具:先用砂纸打磨断口锈迹,再用AB胶粘合手柄,最后裹上电工胶带加固。“临时救急能顶用,但长远得靠制度。” 说着,他掏出一张《设备科工具养护表》:每次用完登记清洁、润滑、存放位置,每周抽检工具状态。

随机图片

小李盯着养护表上的“三步流程”:用后清洁→关键部位润滑→归位存放,突然悟了——工具损坏不是偶然,是“偷懒”攒出来的祸。往后每次修设备,他收工时都会盯着工具看两眼:螺丝刀头有没有卷边?扳手接缝会不会生锈?

现在,设备科的工具架上,每个工具旁都贴着“养护责任人”标签。新手们跟着学:修完监护仪,扳手擦得锃亮归位;拆完输液泵,螺丝刀头涂层防锈油。那把“断过肢”的扳手,反倒成了新手培训的“活教材”——谁摸到它,都会想起那句教训:工具养得好,维修不撂挑

(标签:医院设备科,维修工具,设备维护,工作经验,新手成长)

(故事里藏着工具保养、损坏排查的门道,新手看完能懂:维修工具不光要“会用”,更得“会养”。日常多留心,工具才肯“听话”陪你闯科室~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