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保科里的“疫苗危机”
小林是医院防保科的新人护士,入职第三个月,赶上科室季度疫苗盘点。那天她蹲在冷链冰箱旁,一盒盒核对疫苗信息,指尖划过某支水痘疫苗的包装盒时,日期栏里的“过期15天”像根刺扎进眼里。
整理时的异样发现
冷链冰箱里的疫苗按品类、效期排序,本该一目了然。可这盒水痘疫苗,不知怎的混在未过期批次里。小林攥着疫苗盒,手心沁出汗——防保科管着辖区儿童和成人的疫苗接种,过期疫苗要是流出去,后果不敢想。她慌忙翻查同批次疫苗,竟又找出3盒过期的,全是上个月没及时下架的。
“李科长,这边……”小林声音发颤,把过期疫苗摆在桌上。科室里瞬间静了,李科长眉头拧成麻花,抓起疫苗盒反复看批号、效期,指尖都泛白:“怎么会漏检?”
慌乱中的追溯
接下来的48小时,防保科像被按下快进键。李科长带着人查接种记录:这批水痘疫苗最后一次出库是12天前,接种对象是辖区幼儿园的20个孩子。小林跟着打电话回访,每通电话都像在赌运气——“宝宝接种后有没有发烧、起皮疹?”听到家长说“一切正常”,悬着的心才落半拍。
同时,科室启动应急预案:封存同批次剩余疫苗,向上级疾控部门报备,连夜梳理疫苗效期管理流程。小林这才知道,防保科每天要处理上百支疫苗,效期预警靠人工登记,偶尔疏忽就会“漏网”。她盯着办公桌上的过期疫苗,突然懂了“疫苗零过期”不是口号,是每个环节的神经紧绷。
责任与反思
一周后,整改方案贴在科室墙上:冷链冰箱加装效期预警系统,每周双人核对库存,新人轮岗学习疫苗管理全流程。李科长在晨会上说:“这次是警钟,疫苗关乎健康底线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”
小林再整理疫苗时,会提前标注临期疫苗,给每个批次设“出库倒计时”。她明白,防保科的疫苗管理,就像在针尖上跳舞,每一步都得踩实——过期疫苗的“危机”,教会新人的不止是流程,更是对医疗安全的敬畏。

(标签:医院防保科,疫苗过期,医疗安全,责任反思,职场故事)
(结尾自然收束,通过事件后的改变,让新手感知疫苗管理的严谨性与职场成长,没有刻意说教,却把“防保科疫苗管理”的关键警示藏在细节里。)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