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院档案室里的“潮气风波”
在市立医院的旧楼深处,藏着间档案室。木质书架层层叠叠,档案盒排得整整齐齐,像等待检阅的士兵。可每到梅雨季,这儿就成了档案盒的“潮湿战场”——墙皮泛着霉斑,空气里裹着黏糊的水汽,连指尖碰档案盒,都能摸到一层细细的潮意。

档案盒的“生病预警”
周一清晨,档案员林姐掀开牛皮纸档案盒时,眉头猛地拧成结。盒里的病历单边缘泛着黑霉,字迹被潮气洇得晕开,像水墨画里没干的墨团。“这可是二十年前的手术记录,咋经得起这么泡?”她捏着受潮的纸页,指尖都在发颤。更糟的是,相邻几个档案盒底,竟积了浅浅的水痕,盒身纸板软乎乎的,仿佛轻轻一捏就能塌。
和潮湿“死磕”的日常
林姐开始和潮气“死磕”。先搬来电风扇猛吹,可老旧电路撑不住,没半小时就跳闸。又抱来几包除湿剂塞进修书架,可档案盒太多,除湿剂像撒进大海的盐,压根不够看。有天半夜暴雨,她突然从梦里惊醒——惦记着档案室的窗户没关紧,套上拖鞋就往医院冲。推开档案室门的瞬间,月光里浮动的水汽,像无数透明小虫子在飞,那一刻她才懂:档案盒的“防潮战”,容不得半点侥幸。
档案室的“防潮新生”
后来医院批了经费,档案室换上除湿机,墙面刷了防潮漆,窗边还装了智能湿度仪。林姐学着给档案盒分类:易受潮的老病历,单独放进密封塑料盒,再塞进干燥剂;新归档的档案,也严格按“干燥区—过渡区”存放。现在梅雨季再临,档案盒们安安静静待在架上,盒身干爽,纸页平整,连字迹都透着“安全感”。
每次整理完档案,林姐总会轻轻抚过档案盒的脊背。这些方方正正的盒子里,藏着无数生命故事,而守护它们不受潮气侵蚀,就像守护时光里的珍贵密码。或许对新手来说,档案盒的潮湿难题,藏着最朴素的道理:档案保存里,“防”比“救”重要,耐心比着急管用。
(标签:医院档案室,档案盒潮湿,档案保存,职场故事,档案室日常)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