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入职耳鼻喉科的第一个月,我就撞上了喉镜室喷雾器堵塞的难题。那天上午,诊室里排着候检的患者,喷雾器突然“罢工”——按动按钮,药液只冒出细细的丝,根本达不到喉部表面麻醉的剂量。握着冰凉的器械,我手心直冒汗:这要是耽误检查,可咋跟患者解释?

堵塞背后的“小秘密”

带教老师李姐瞅了眼喷雾器,先没急着修,反倒问我:“最近用完咋保养的?”我才想起,前几天偷懒,没及时把残留药液排空,喷头也没拆开清洗。李姐指着喷雾器的储液瓶和喷头:“你看,喷雾器靠压力把药液雾化,残留的药液干了会结晶,就像水垢堵水管似的,把喷头的小孔、管道全‘糊住’了。”

随机图片

原来,喉镜室的喷雾器看着简单,保养藏着门道:药液里的成分(像利多卡因这类),遇空气容易析出结晶;喷头的细孔只有针尖大,一丁点残渣就能卡主。那天偷懒的“后遗症”,全在这一刻爆发了。

疏通的门道:拆、洗、通

李姐边示范边教我步骤:

第一步:拆解“大卸八块”

先拧开储液瓶,卸下喷头组件。喷雾器的喷头分内外层,内层藏着超细的雾化芯,得轻轻旋开,别使蛮力——这可是疏通的关键“靶点”。

第二步:浸泡“软磨硬泡”

把拆开的零件泡进温生理盐水里,泡10分钟软化结晶。李姐特意强调:“别用热水,温度高反而让药液更快凝固,越泡越堵。”

第三步:疏通“见缝插针”

用细棉签(比牙签还细的那种)挨个捅喷头的小孔,再拿注射器抽生理盐水,反向冲洗管道。直到喷头喷出均匀的雾状药液,才算“通关”。

折腾了20分钟,喷雾器终于“复活”。那天送走最后一位患者,我盯着清洗干净、零件码得整整齐齐的喷雾器,突然懂了:器械堵塞看着是小事,背后藏着日常维护的“必修课”——用完及时排空、每天拆洗喷头、每周给管道做次“大扫除”,才能避开这类“堵心事”。

新手避坑指南(悄悄记)

现在再遇到喷雾器堵塞,我已经能淡定处理。想给同是新手的你们划个重点:

  • 预防>维修:别学我偷懒,每次用完按3次空压(排净残留),喷头当天拆洗。
  • 工具备齐:细棉签、注射器、温生理盐水,是疏通的“铁三角”。
  • 观察细节:喷雾变细、压力变大,就是堵塞的“预警信号”,早处理比硬扛省心。

医院里的小器械,像喷雾器、喉镜这类,保养细节藏着大讲究。那次堵塞的“教训”,让我记住了医护和器械磨合的第一课:温柔对待它们,它们才会乖乖干活呀。

标签:医院器械,喉镜室,喷雾器堵塞,医护日常,器械维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