宫腔镜室里的“膨宫液管结”

刚入职医院宫腔镜室的那周,我总像只绷紧弦的小鹿——晨会听器械名字都得记小本本,跟台手术时眼睛不敢错漏半秒。直到那天,遇上膨宫液管打结的“插曲”,才算摸到了器械护理的门道。

手术室里的“意外信号”

那天跟的是宫腔镜内膜检查术,手术做到一半,巡回护士突然皱眉:“膨宫液流速不对,压力值往上跳。”主刀医生瞥了眼设备,示意我检查管路。我蹲下去顺着膨宫液管捋,才发现靠近器械台的位置,管子绕成了个“死结”,透明管壁里的液体被卡得断断续续。手心瞬间冒汗——这玩意儿要是处理不好,手术视野会受影响,还可能扯坏管路。

解结的“笨办法”与巧思路

带教老师王姐过来,先按住我要硬扯的手:“膨宫液管是硅胶材质,硬拉容易裂。先看结的方向,顺着管子缠绕的纹理来。”她半蹲着,指尖轻轻捏起打结的部位,像拆毛线团似的,先固定一端,慢慢转动另一端,让结顺着管路的弧度“松绑”。一边操作还一边解释:“宫腔镜手术里,膨宫液管得跟着器械台移动,稍不注意就会绕圈。新手最容易慌,其实先观察结的形态,从‘活结’特征入手,慢慢顺就能解开。”
跟着王姐的动作,我才发现那结看着紧,其实是管路绕圈时形成的“假死结”,顺着缠绕方向轻推轻转,两三下就解开了。流速恢复正常时,我后背的汗都把手术服浸潮了,却记住了关键:器械管路的问题,先观察再动手,顺着物理形态找解法

新手要攒的“管路经验包”

后来复盘这事,王姐给我列了个“膨宫液管护管路”的新手笔记:

  1. 术前预检查:摆器械台时,先把膨宫液管捋直,避开尖锐器械和拐角,减少术中缠绕风险;
  2. 术中盯动线:手术中器械台移动、医生调整体位时,余光扫一眼管路,发现绕圈苗头就轻拨;
  3. 解结三原则:不硬扯、辨纹理、分步松。硅胶管有弹性,但暴力操作会暗藏裂痕,影响下次使用。

现在再遇到管路问题,我也能学着王姐的样子,先蹲下来“和管子对话”。原来宫腔镜室里的每个小细节,都是新手闯关的“经验副本”——膨宫液管的结,解的是器械护理的逻辑,更是遇事不慌的心态。

(标签:医院故事,宫腔镜室,膨宫液管,护理经验,新手成长)

(故事里藏着新手避坑的逻辑,希望刚入行的伙伴能少踩点“管路陷阱”~)

随机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