输尿管镜室里的“光纤惊魂”:给新手的一课

意外突现:激光光纤断裂的瞬间

医院输尿管镜室里,器械的微光和医护的专注构成日常图景。那天,主治医生小李正为患者进行输尿管结石碎石术,激光光纤随着操作节奏精准递送,谁也没料到,下一秒会出现意外——激光光纤突然“咔嗒”断裂,半截光纤卡在输尿管镜的通道里,手术瞬间陷入停滞。

小李额头冒了汗,第一反应是稳住患者情绪:“别紧张,我们马上处理。”一旁的护士迅速记录时间点,巡回医生也快步过来支援。对新手来说,这场景像颗“惊雷”:激光光纤怎么会断?操作时到底哪步错了?

追根溯源:断裂背后的隐患

紧急暂停手术后,团队立刻拆解设备排查。原来,激光光纤断裂藏着两层隐患:

1. 操作“细节盲区”

小李回忆,推送光纤时角度偏硬,反复弯折让光纤“不堪重负”。新手常忽略 “光纤递送要缓、角度要柔” 的细节,以为力度够就能推进,却没意识到光纤的韧性阈值。

2. 设备预检“漏网”

术前只检查了光纤外观,没测试弯折耐受性。像激光光纤这类耗材,哪怕肉眼没裂痕,隐性损伤也可能在术中爆发。新手容易犯“预检走流程”的错,没真正吃透设备检查要点。

危机处理:稳住局面的关键步骤

① 优先护患者安全

立即评估患者输尿管黏膜状态,万幸断裂处未划伤组织。给患者吸氧、监测生命体征,用温和话术解释“临时调整方案”,避免恐慌。

② 拆解+清理“断茬”

戴双层手套,用显微镊小心取出残留光纤,全程录像留痕(方便复盘)。输尿管镜通道反复冲洗,确保无碎屑残留。

③ 启动备用方案

换用新光纤,调整碎石参数,重新规划手术路径。这次小李刻意放缓节奏,每一步都“轻推慢送”,最终顺利完成碎石。

经验总结:新手避坑的3个核心

▶ 操作逻辑:“柔”字诀+预判力

光纤递送像“穿针引线”,角度≤15°缓慢推进,遇到阻力先退半公分再调整。心里要预判“光纤承受力”,别让器械成“易耗品”。

▶ 预检清单:3步验光纤

  • 外观:看涂层有无划痕、端头是否平整;
  • 弯折:持光纤中段,小幅度弯3次,观察弹性;
  • 连接:插设备前,测试激光输出是否稳定(哪怕前一台手术刚用过)。

    ▶ 应急思维:“停-查-备”铁三角

    术中遇器械故障,第一时间停操作(护患者)、查损伤(定风险)、备方案(换耗材/改术式)。慌乱解决不了问题,流程化应对才是底气。

这场“光纤惊魂”,让新手明白:医疗操作里,每根耗材、每个动作都牵系安全。吃透器械特性、守住预检细节、练稳应急心态,才能在输尿管镜室的“战场”上,把风险拦在手术门外。

(标签:医疗设备,输尿管镜室,激光光纤,医疗安全,新手学习)

随机图片